春風擾南疆,也驚擾了長安城。京郊,獻陵。此乃現任皇帝李赫為自己百年之後,而選定的墓穴,依山傍水,龍虎之地。
至於為何命名為獻陵,據說是李赫自己定的。他說自己這一生,都如同獻祭,百年之後,功過任後人評說。
因是帝陵,工程浩大,從三年前,李赫為自己選址,到如今都只完成了一小半。不遠處人聲嘈雜,劈山裂石,修陵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而在帝陵邊兒上的某處。御林軍如銅牆鐵壁地圍了塊地兒,暗中錦衣衛如影隨形,明黃華蓋孔雀扇顯示著來者的高貴。
諸人簇擁的中間,是一處玉石雕築的墳頭,李赫佇立在墳前,看著火苗還未完全熄滅的紙堆發呆。
玉石碑上一行隸字:孝靖仁淑皇后。
噗嗤一聲,最後的火苗熄滅。燒燼的紙灰在春風中如蝴蝶飛舞,紛紛揚揚,細細碎碎。
李赫的視線也迷離起來。眉間騰起股說不明的複雜,默默地看著那行隸字,負在身後的手微微攥緊。
一陣繡鞋聲走近,溫柔的女聲響起:“皇上。”
李赫沒有回頭,些些遲疑:“鳳仙麼?”
“鳳仙神醫念著她師兄柳禛人在川蜀,自己耐不過相思,找了個笨拙藉口,往蜀地陪他去了。是臣妾。臣妾不召而來,還望皇上恕罪。”女聲如水,旋即是裙襬拂動下拜的微響。
“鳳仙陪柳禛去了?是找他吵架去了罷。這兩師兄妹,為著治命還是治病,吵了上半輩子,估計下輩子還得吵過去。”李赫唇角一翹,轉頭看向女子,虛手一扶,“德妃不必多禮。”
來人正是武慧。前陣子因武愚之事,皇帝安撫武家,晉修儀武慧為德妃,尊為四妃之一,自不必細說。
“謝皇上。”武慧中規中矩地起身,看了眼墳頭前的玉石碑,一笑,“皇上又來看淑妃妹妹了麼。”
李赫點點頭。指尖撫上仁淑皇后幾字,臉色有些發白:“今兒是淑妃忌日……我們曾約好,百年之後,獻陵修好,朕和她一塊兒長眠此地……然而她等不及先住進來了,把朕一個人拋下了……”
武慧眸色一閃,語調依舊極盡溫婉:“天妒紅顏,淑妃妹妹走得早。不然今日,瞧見老四長成,該是多麼歡欣。”
武慧有意無意提起的老四二字,讓李赫眸底乍然精光迸裂,卻被他完美掩藏,並沒讓女子瞧出異樣:“老四麼……”
原來墳塋中長眠的佳人,乃是李赫嬪妃,淑妃楊氏。
淑妃楊氏,出身前朝名門楊家,溫婉淑德,嫻雅端莊,帝寵優渥,進宮不久就被尊為四妃之一,其出有四皇子李景霄,卻不幸在誕下龍胎後不久,血崩難止,當即薨歿。
還沒來得及歡喜又添一子的皇帝,立馬就被悲慟壓垮。追封淑妃為孝靖仁淑皇后,以皇后禮入葬獻陵。
所以,四皇子打生下來,就沒見過母妃一面,反倒是頂著“克母”的話頭,被宮中視為不祥,皇帝自然也將這賬算在了他頭上,不禁對他冷眼相待,還將年幼的他安置於儲秀宮,放任自流。
由此,才引出四皇子兒時染上天花,沒得到及時醫治,留下滿臉毒瘡,容色駭人,讓闔宮諸人對他更避之不及,皇帝則乾脆在蜀中賞了他幢宅子,讓他搬了出去住。
然而,畢竟是前朝名門楊家血脈,才沒了娘當爹的也不能太無情。故為避免人前閒話,皇帝面子工夫也做得足,該有的禮節待遇,一樣沒缺老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