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這是太過敏感的兩個姓。
她不認為伏龍先生會拿隔壁王麻子家的李三常四和她說事。
天下棋下的是天下,下棋者算的也是九州。
大魏建國三百年,李家治世。當今皇帝李赫還是皇子時,冷落嫡妻王氏,而寵幸侍妾常氏。據說常氏飽讀詩書,聰慧過人,尤精《鬼谷子》,得古聖縱橫家真傳。可謂是李赫在十五個皇子中脫穎而出、最終登基為帝的幕後第一軍師。
李赫即位之初,遲遲不願立嫡妻王氏為後,反而與王氏和常氏約:誰先產下男嬰,就立誰為後。
不久,常氏首先生下男嬰,這也是李赫的第一個兒子。李赫大喜,當即立下詔書,封常妃為後。然而,還沒等到封后大典,準皇后常氏就和小皇子失蹤了。
若干天后,人們在長安護城河裡發現了常氏的屍體。據說常氏是中毒而死,死相安寧。但是,常氏的小皇子卻在大魏失去了蹤跡。
早就不滿於常妃之事的王家連同五姓七望共同發難。李赫迫於壓力,重封王氏皇后位,並對王家大肆封賜,以示安撫。這也漸漸造成了今日王皇后勢盛,皇帝人輕言微的局面。
事情過去近二十年,逐漸平息,王皇后也誕下了皇子。唯一的懸念就是常妃的小皇子音訊全無。
在王皇后干政的今天,無人敢提及常妃事,連那個失蹤的小皇子,也被人們偷偷稱為“常皇子”。有人說常皇子早就死了,也有人說他被皇帝暗中保護了起來。眾說紛紜,真假難辨。
所以,聽柳禛提到“白子為李,黑子為常”,引出這段大魏隱秘,辛夷也不禁心神不安。
“先生雖號為伏龍,但有些皇室密辛,還得多留個心思。不然那含涼殿的王皇后,還有遍佈京城的錦衣衛,可不會顧忌先生伏龍之名了。”
辛夷鎮定了心神後,露出了分警告的微笑。她在警告柳禛禍從口出,也在警告他,不要把莫名的禍頭往自己身上扯。
畢竟,論及捕風捉影,疑神疑鬼,那大明宮裡的權貴者,那長安暗中的錦衣衛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柳禛神色如昔的莞爾,他執黑子落一棋,緩緩道:“若是連這也不敢論,我也不配為伏龍。姑娘信麼?就算皇后和錦衣衛知道是我在議論,也不敢拿我如何。辛姑娘大可放心。春風堂中言,唯有春風知。來去如春風,無蹤亦無影。”
辛夷大有深意的打量了下柳禛。她雖不明白他如何來這麼大口氣,但主人家都這麼保證了,她也不便多問。伏龍伏龍,或許真有過人之處,她也未可知。
半晌,辛夷沉了口氣,終於企口道:“若論及黑白李常,只怕局眼是五姓七望的支援。畢竟當今之事,世家之力就可決定一切。”
柳禛點點頭,又落一子道:“姑娘可知,常皇子有多少勢力支援,倒也不會弱了王皇后的皇子。”
辛夷露出了分嘲諷的微笑:“五姓七望,一丘之貉,俱是有利則為盟,無利則為敵。若扶了王皇后之子登基,大魏豈不是成了王家的天下。其餘的五姓七望只怕日子就難過了。”
說著,辛夷伸出手,將白子局中的幾顆子翻黑,頓時,局面扭轉,輸贏對換。
“大魏禮法森嚴,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扶王皇后之子,還不如扶常妃之子。常妃非世家,常皇子登基後,五姓七望誰都沒得利,反而公平。況且,真正算下來,常皇子才是真正的嫡長子,這也是世家扶他的最鐵理由。除非確認常皇子已死,不然連勢可干政的王皇后也無法推翻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