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地終於離婚了,整天沒精打采的,下定這個決心對他來說非常的不容易,他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氣力。李和不知道這樣硬插一腳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他雖然沒有在兩個人的婚姻裡面挑唆,只是間接的改變了陳大地的人生軌跡,但是因為他的出現,陳大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卻有了相應的改變,對婚姻和生活的理解與過去自然也有了不同。
他對李和說,“我想去外地。”
李和疑惑的問道,“回老家?現在不是做的不錯嘛。”
陳大地搖搖頭,“壽山師傅說想在蘇杭一帶開分店,他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真正的有錢戶在那扎堆呢,咱要是不去那裡做生意就是虧死了。我想去開分店。”
“隨便你吧。”既然陳大地想換個環境,李和沒理由不支援,陳大地原本就是穩重的人,再加上這麼長時間的歷練,對飯店餐飲是瞭如指掌,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他更支援壽山做飯店的擴張,他現在手裡的現金太多了,不用在飯店裡就沒地方用了。他現在很想找到王萬科和劉氏兄弟,請教一下他們這麼多錢是怎麼存的,定期還是死期。
錢多了也是苦惱。
隨著飯店在異地的擴張,他都不知道他名下到底有多少房產了,反正是越買越多,撿到了籃子裡就是菜,甚至現在都懶得計較房子以後會不會拆遷了,要是拆遷的話,他有可能成為全國最大的拆遷戶。
他現在就是傳說中的包租公,每次收房租都讓他頭疼,來回跑太折騰人了,遇到難纏的租戶,更是要磨光嘴皮子。
幾個經濟特區已經出臺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的政策,這讓李和對拿地躍躍欲試。他本來想安排平松去南下拿地,既然平松心不甘情不願,他暫時想不到合適的人選,想了半天只能讓二彪出面了。
二彪這個人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粗獷,甚至可以算得上精明,黑的白的都是一套一套的,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人比李和還要高明一籌。
李和沒有想過去請外人,在目前的條件下他沒有辦法參照香港遠大公司的模式用人,他只能任人唯親,起碼時間已經證明二彪和蘇明這些人是值得他信任的,他用著也放心。從外面請了再有能力的人回來都是拖拉機裝飛機引擎,瞎忙活。
他給二彪打了一個電話,二彪聽了李和的話就要急吼吼的回來,他是更加的渴望獨當一面,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居人籬下。
李和道,“你不用回來,你先把公司註冊好。”
在特區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的註冊雖然已經方便許多,但是依然還是需要時間,沒有一兩個月的時間都下不來,沒有營業執照就拿不了地。
接下來李和開始發愁怎麼把錢匯出去,他最後想到了張先文,這種走南闖北的人,肯定有自己的匯款渠道。
他找李愛軍要來了張先文所住賓館的電話,說在四海飯店請他吃飯。
張先文沒有推辭,爽快的答應了,開著小轎車來的很快。
坐下後聽了李和的話就笑著道,“要是小額的話你直接在郵局信匯或者電匯都行。”
李和衝他舉起杯子,一口喝完後道,“大額。”
“大概多少?500萬有吧。”張先文對李和的身家多少有點了解,說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一千萬多萬吧。”李和準備把所有的現金都匯到南方去,哪怕壽山的飯店擴張的這麼兇,他手裡的現金只增不少,留在他手裡發黴的話就沒有什麼意思了,索性他就一股腦全部搞出去增值。
張先文對李和有這麼多錢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意外,想了想道。“沒問題。如果是匯到這裡可能有問題,但是匯出去沒有問題,南邊是他們的大本營,不要說幾千萬,幾個億那麼瑞安人都能給你整出來。”
資金池是分兩端的,錢本身沒有真正的流動,只是賬目上的划動。
“他們不是主要做外匯嗎?”李和對這些瑞安人也有所耳聞,瑞安被稱作中國外匯之鄉是當之無愧的,基本上所有跟外匯有關的地下錢莊都是瑞安人開的。
有許多做出口的外貿企業或者為了得到公平合理的外匯匯率或者是為了逃稅洗錢或者是為了快捷,一般都是不走銀行的,都是走地下錢莊的,包括海外華人給國內的親戚匯款都是透過這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