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61、航空

在這次聚會上,於德華等人的電話根本沒歇停過,都是來電話拜年的,接的非常頻繁。

而李和放在丁世平手裡的電話,從頭至尾沒有響過。

他突然覺得,他可能是最清閒的那個,或者說是最沒存在感的那個。

在潘友林的通話中,不經意間聽到了softbank的名字,等潘友林通完電話,李和就問,“日苯人的公司?”

“是的,日苯的一家軟體公司,成立的比較早,依靠Hadoson的壟斷銷售合同成為日苯軟體流通領域的第一,其實早期主要是遊戲軟體。現在主要是美國網威、思科在日苯最大的代理商。”潘友林不曉得李和為什麼會關注這麼一家小公司。

李和問,“他怎麼會找你?你們應該沒業務關係。”

他實在想不出為什麼潘友林會和孫軟銀搭上交道。

潘友林笑著道,“他是思科公司介紹過來的,思科也是我們投資的公司之一。眾所周知,我們每年在矽谷的投資就有十幾億美金,在風投行業內,我們還是有名氣的。他目前正在尋求融資,自然會找到我們,也向我們投了融資計劃書。他的企圖心很大,想到納斯達克上市。”

李和問,“投了沒有?”

潘友林搖搖頭,“軟銀的營業額是也就1億多美金,按說並不少,可是依然缺乏核心產品,所謂的軟體研發,並不值得看重。他們擁有的優勢只在代理,目前基本已經壟斷了70%的的日苯國內軟體銷售市場。不過具體,我還是要和他本人約談之後,才能下結論。”

李和笑著道,“壟斷已經是最大的優勢,還要其它優勢幹嘛?不管什麼行業,哪怕再不起眼的行業,能在十年間做到壟斷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潘友林知道李和很少關注公司的具體業務,此刻他不得不好奇的問了一句,“李先生,你的意思是?”

李和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問,“什麼時候談?”

“約定的時間是下週,那時候我們剛好上班,他會親自來香港。”潘友林還是有點不解。

李和笑著道,“他來的時候,我也去見見。”

“那我會帶他來見你。”潘友林顧不得驚訝,快速的給出了回覆,他太瞭解李和的身家了,起碼在商界來說,沒有值得李和去接待的人,這個日苯小個子就更不配了。

於德華等人也是好奇這個日苯人,居然能引起李和的興趣,要知道李和在生意上向來是能不管就不管的,更何況還去親自接見客戶,這簡直是破天荒的記錄。

“那就帶到石澳這邊來吧,我這階段沒事會在南邊釣釣魚。”李和對孫軟銀倒是沒什麼崇拜之心,只是對這個網際網路界最大的賭徒比較好奇。

他不可否認,孫軟銀是個了不起的人,從軟銀在1981年創立於以來,以資本投資和運作為主,並塑造了大量的成功風險投資案例。

孫軟銀從開始涉足電信領域開始,再到網際網路領域,在全球數4000多家企業灑下真金白銀,其中網際網路公司就有1000家,一手打造出了一個龐大的資本財團。

投資觸角伸展至計算機軟體、網路裝置硬體、入口網站、金融證券、電信運營等數十個領域的企業,

從Facebook、Sprint到雅虎,從中國的當當、滴滴出行和阿里巴巴到印度的inmo,都留有這個人的傳說。

李和並不在意他在網際網路的戰績,只是好奇他是怎麼以220億美元搶購到Sprint的控股股權,以及是怎麼樣以230億美金鯨吞ARM的。

一個是世界聞名的美國的電信巨頭,美國的第三大無線集團,在電信市場是可以與龍頭企業Verizon和AT分庭抗禮的。

而另一個是默默無聞的位於英國的全球最大的IP授權公司,非常低調的公司,普通消費者很難窺其真容。但在智慧終端產業,ARM大名鼎鼎,是蘋果、高通、聯發科、飛思卡爾等世界級晶片巨頭背後的IP核授權公司。

孫軟銀收購之後,每一部手機晶片都是日苯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