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柏墨是走了,不過相聲大賽還是要繼續,節目組也很快就把比賽順序調整了,顧柏墨的臨時退賽雖然給節目組造成了不少麻煩,但好在處理的快,現在已經全部都弄好了。
比賽也要開始錄制了,演員們飛快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都在積極準備中。
觀眾席上也都坐滿了人,錄制組、導演組各方面都準備好了,何向東和一眾評委也都到場了,現在也就等演員上場演出了。
評委席是在最前面的,何向東是特邀嘉賓,在觀眾席的前排中間位置。節目組也給稍微裝飾了一下,座位前方擺著一條小桌子,桌子上也有話筒,方便他們說話,鏡頭掃過來的時候也能很快區分。
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就緒了,總導演倒計時,五、四、三、二、一,開始錄制。
主持人上臺主持,一番話語加上介紹了在場的嘉賓和評委之後,第三屆相聲大賽決賽正式開始了。
最先上場的是專業組的比賽,等專業組的比賽完了,業餘組才會上場,這次相聲大賽是分成兩個組別的。
何向東是特約嘉賓,特約嘉賓有三個人,除了何向東,剩下的兩位一個是大學教授,一個是資深媒體人。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都不算是相聲界人士,但是也搭著點邊,這個大學教授是個人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國傳統文化。
他對相聲的瞭解也是很多的,也跟相聲界的許多前輩大腕交好,還曾經跟幾個相聲界人士一起編纂了《中國相聲史》,對相聲的宣傳推廣幫助很大。
他也出版過很多其他相聲著作,也拓展了相聲的知識維度,增強了相聲的文化底蘊。
一門藝術要發展的好,肯定是需要多花樣的,除了藝人的自身的演出之外,也得有媒體的推動和時評,還得有文人的參與,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知道這門藝術,也能加深這門藝術的底蘊。
坐在何向東另外一邊的資深媒體人也是因為這個理由才得到邀請,藝人想要成名離不開媒體的幫助,相聲大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捧幾個優秀的年輕相聲演員出來,所以也需要媒體人的參與和把關。
全場都騎滿坐滿了,何向東也跟身邊兩位老師打了個招呼,三位特邀嘉賓坐好,評委們反正都是相聲界的前輩大腕,沒什麼特別的。
特邀嘉賓反倒是有點意思,一個文人,一個媒體人,一個大紅人,這組合不錯,很全面。
主持人報幕結束,第一組相聲演員出來表演。
何向東今天主要是來看陳軍比賽的,但是被人扥到這兒了,坐什麼位置,就得履行什麼職責,他看別人演出的時候也多了幾分認真。
這對年輕的相聲演員的表演,何向東只能用湊合兩個字來形容,他們的相聲放在慰問演出或者其他表演舞臺上,可能還行,演了也就演了,但是要放在小劇場上,這兩人死路一條。
何向東敢保證,他們倆上場不到十分鐘就得被人給哄下去,這兩人的相聲賣不了錢啊。
何向東微微搖頭,輕嘆了一聲,其實這兩個年輕人的水平就代表了現在相聲界的現狀,能說相聲的人很多,但是能賣錢的相聲演員太少了。
雖說藝術好壞不能用錢來評價,也不是說值錢的相聲演員就一定是好相聲演員,但是不能賣錢就一定不是好的相聲演員。
何向東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致力於相聲民間化,把更多體制內的相聲演員帶到民間來,讓他們都變成能賣錢的相聲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