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活兒這是相聲行內的一個術語,意思就是讓觀眾自己點段子,他點到什麼,演員就給他說什麼。
這種情況通常是發生在老茶館裡面,夥計在給客人服務的時候會問上一句,有些客人會要點活兒的,但是點活兒通暢要另外加錢的。
現在這種形式基本是沒了,相聲演出節目都是演員們早就在後臺定好的,觀眾買了門票坐著等著看就好了,節目安排方面的事情他們是插不上手的。
不過就算是在舊社會,這種敢讓觀眾戳活兒的相聲演員也不多,因為這對演員的水平要求太高了。
戳活兒啊,觀眾戳到什麼你就要演什麼,萬一觀眾戳到了一個你根本不會的呢,那時候怎麼辦,演員準備好死在臺上了嗎?
就算夥計拿給客人的扇子上寫的都是演員會的段子,那也保不齊觀眾就愛找茬,就挑這上面沒有的說。
就算觀眾人家老實,就按照扇子上面的點,可是萬一人家點一個你不熟悉的呢。
既然演員敢讓觀眾戳活兒,那說明他會的就不只是那麼三五段,不然就那麼幾個字寫在摺扇上面,看著多牙磣啊。
觀眾要是點了平時不怎麼說的,那給演員的壓力就大了。自己安排的節目,演員都會在上臺前對對活兒,熟悉了再上。但是戳活兒可就沒多少時間能留給演員了,能商量一下怎麼入活兒和底是什麼,這時間就已經很寬裕了。
所以戳活兒這事兒,沒點真本事的藝人還真不敢幹。
在舊社會時期,常家大爺小蘑菇常寶堃先生就是此中好手,他當年在茶館裡面說相聲的時候,就弄一把摺扇,上面寫著上百個成本大套的大段兒,然後讓夥計拿給客人戳活兒,客人戳到什麼,他就說什麼,絕不含糊。
這是真本事。
現在何向東也來這一出了,陳軍把摺扇遞給了觀眾,觀眾裝模作樣翻看了一下,說道:“這寫的什麼啊?”
陳軍一拍手,無語道:“得,來一不識字兒的。”
陳軍拿過摺扇,對旁邊另外一人說道:“爺,您來戳活兒吧。”
那人也一攤手道:“我也不識字啊。”
陳軍無語了,環視周圍眾人一眼,問道:“諸位爺,你們都不認字啊?”
眾人搖頭。
陳軍道:“得,那我還是找識字兒的人去吧。”
說著,陳軍小跑兩步,一個躍身就從舞臺上跳了下去,跑到觀眾席上去了。
觀眾當時便驚呼了起來。
他們原本以為這也是節目的一部分,所有的東西,包括等會兒要演出的段子,這都是事先就商量好的,所謂的戳活兒也就是做做樣子而已。
可是他們也沒想到陳軍這人居然直接就跳下來了,這是準備要玩真的了?
陳軍一溜小跑,在觀眾席上找到了一個小美女,諂笑著:“爺,您給戳個活兒。”
小美女一愣,而後大笑。
攝像師扛著攝像機一直在拍近景,把兩人的表情全都拍了進去。
郭慶幫著陳軍託了一下:“嘿,瞎叫什麼呢,這是女的,怎麼能叫爺呢。”
陳軍扭頭就問:“叔,那我該叫什麼啊?”
郭慶道:“那你就叫嬸嬸吧。”
全場笑噴。
那小美女更是笑得前俯後仰的。
這些人實在是太逗了。
陳軍倒是也從善如流,當即就對小美女道:“嬸嬸,您給戳個活兒。”
小美女臉都紅了,扇子翻看了幾下,也沒多少心思細看。
郭慶在臺上又打趣道:“小軍啊,要是你這位嬸嬸不知道選什麼好,你也可以問問你其他嬸嬸的意見。”
全場再笑。
小美女臉當時騰紅了,閉著眼睛隨手一指就道:“那就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