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薛寂的那一瞬,尹適似乎被凍結般,身子僵住了。
楚明鳶注意到了尹適那微妙的表情變化,知道了,他也認得薛寂。
“薛公……子,請看。”尹適嚥了咽口水,恭恭敬敬地將那本《中庸》交到了薛寂手裡。
王照鄰對於尹適隨意借出自己的書,心中略有幾分不快,但看尹適認得這位薛公子,便也不好指摘什麼。
薛寂接過書冊後,隨意地從中間翻開,定睛看了一會兒,就肯定地說道:“這的確是王首輔的真跡。”
“那是自然。”王照鄰頗為得意地頷首。
薛寂又翻了幾頁,“這手字圓勁秀逸,丰神獨絕,如微雲卷舒,頗得天然之趣,應是王首輔二十年前的手筆。”
“反倒是最近這些年首輔的字過於雍容矩度,少了幾分飄逸空靈之風。”
“可惜了……”
院外的楚明鳶也聽到了這番話,略一駐足,回首又望了薛寂與王照鄰一眼。
她今天來清淨寺本不是為了王照鄰,但既然恰逢時機,她也不介意順便“踩”他一腳。
事情辦成了,她也沒必要再留了。
楚明鳶搖了兩下手裡的團扇,若無其事地繼續往前走去。
“薛公子慎言。”王照鄰蹙眉地勸了薛寂一句。
心想:此人竟然用這種居高臨下的口吻點評起首輔的字,實在狂妄。
也不知這位薛公子是哪家的貴公子。
下一刻,薛寂合上了書冊,又道:“敝人願意用一千兩向王會元求購此書,不知兄臺意下如何?”
他舉手投足間彬彬有禮,卻又隱隱透著一種上位者的驕矜之姿。
“……”王照鄰一愣,難以置信地瞪大眼。
不過是一本書,對方竟然願意出一千兩?!
薛寂又道:“三千兩?”
王照鄰驚呆了。
薛寂還在持續加註:“五千兩?”
“最多……一萬兩。”
王照鄰眼都綠了。
只差一點,他就要脫口應下,這時,恰好聽到後方傳來何躍思唏噓的聲音:“早就聽聞王公之字名聞外國,片紙千金,乃我朝王羲之。”
王照鄰打了個激靈,理智瞬間回籠,做出正氣凜然的樣子,對著薛寂斥道:“豎子住口。”
“此書乃王公親筆註釋,豈能隨意買賣,沾染銅臭!”
心裡不免可惜:此書是楚家二小姐借於他的,非他之物。
尹適兩邊的太陽穴直跳,暗道這姓王的實在膽大包天,連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也敢罵!
“可惜了。”薛寂再次嘆道,倒是沒有動怒,一邊將那本《中庸》遞向王照鄰,一邊問,“敢問兄臺是從何處得來的此書?”
王照鄰目光遊移了一下,自然不能把楚明嬌的名字說出來,否則免不了私相授受之嫌,隨口糊弄:“這是在下偶然在一間書鋪中淘來的。”
薛寂深深地凝視了王照鄰片刻,輕笑了一聲,譏誚中帶著一絲邪魅的氣息。
“兄臺不願說,敝人也能體諒,何必信口雌黃?!”
“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