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七點四十分。
天氣晴朗,秋風微涼。
陸悠四人抵達教室。
教室面積不大,屬於小教室,最前頭是兩塊並排掛牆的大黑板以及偏向窗臺一側的教室講臺。
剩下的大部分空間被三列呈1:2:1比例排列的白色連排桌椅佔據,不同列的桌椅之間留有寬敞的過道,可容納兩人並肩走過。
此時,教室內的學生還不多,零零散散十來個,都在做著各自的事情。
陸悠帶著三人坐到中間第三排的坐位。
他們是來聽課的,不是來摸魚的,自然不會坐後排,而太靠前排又要直面老師。
所以,第三排就成了陸悠的最優選項。
張志創拉開書包拉鍊,將一本白色封面名為《Linear Algebra》的書籍擺上桌面,隨後又拿出一本彆著簽字筆的筆記本。
在往外掏東西的同時,張志創還不忘說道:“哎呀,大學就是好啊!早上八點才上課,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不像高中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偷一會懶都要被指指點點。”
陸悠笑笑不說話。
他是過來人,他很清楚,大學一旦捲起來,與高中相比,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志創翻開書本和筆記本,白淨的頁面上,已然寫了不少的文字。
到了首都大學數院這個層次,課前不預習的,反而是少數。
尤其他們高等代數實驗班用的教材還是全英的,一堆專業術語,不預習就別想跟得上。
接下來的十分鐘,陸陸續續有同學進來。
基本是競賽集訓隊成員,陸悠勉強有印象,但喊不出名字。為避免尷尬,索性一視同仁,全部假裝不認識。
除非主動靠過來打招呼,陸悠才會回以禮貌且客氣的微笑。
&no國家隊的另外兩名成員還有秦汐月也走了進來。
前者與陸悠四人敘了會舊,便與他們的舍友去了後方,秦汐月則被張志創強行摁在了旁邊。
“汐月,怎麼就你一個人,你舍友呢?”
秦汐月先朝陸悠三人說了聲“早上好”,隨後回道:“她們怕實驗班的考試太難,沒敢選。”
張志創心裡一喜。
秦汐月舍友不來,豈不是說自己每節高等代數課都能和她坐一起了?
宮慶卻是皺起了眉頭,他發現秦汐月提供的資訊與自己的認知存在出入。
“不是說實驗班和大班的區別只在於授課方式,考試內容保持一致的嗎?”
秦汐月解釋道:“今年實驗班換回三年前的老師了,聽大四的前輩們說,這位老師不按常理出牌,喜歡自己出題。”
秦汐月又指了指桌面上的書籍,道:“喏,看教材就知道了。我舍友她們用的是學校出版的,而我們用的,是上世紀60年代MIT的教材。”
宮慶若有所思,不過並沒有太在意。
在他看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考試範圍不超綱,隨便老師怎麼出題,他都自信能拿夠90%以上的分數。
陸悠和畢楊德的想法也類似。
考試對他們而言,完全不算個事,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手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