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獮沒動靜的原因自然是蕭貴妃有孕了。
這麼關鍵的時候,永安帝既不放心把蕭貴妃一人留在京城,更不放心她長途跋涉。
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取消秋獮,誰都別去了。
對外當然不能透露蕭貴妃有孕的訊息,而是隨便給了個理由:今年水患嚴重,皇上憂國憂民,心情欠佳,遂取消秋獮這類活動。
至於百官勳貴信不信,永安帝就不管了。
對趙尚書這些人來說,取消秋獮簡直可喜可賀。
駱姑娘不用去秋獮了,有間酒肆就不必歇業了啊!
是,就算酒肆天天開著他們也不可能天天去,畢竟荷包不允許。但特別想去的時候卻關著門,那個心情就太難受了。
衛晗則從永安帝取消秋獮的舉動中嗅出了一絲不尋常,暗暗動用人脈打探一番。
這日陽光正好,石火快步走至衛晗面前,低聲稟報:“主子,打探出來了。”
衛晗靜靜等著下文。
“蕭貴妃……有喜了。”
衛晗眉梢微動,神色還保持著平靜:“什麼時候的事?”
“一個月前查出來的。”
衛晗靜默片刻,把茶盞放下站起身來。
蕭貴妃有喜,他一直等的良機終於到了。
御書房內,永安帝看似在批閱奏摺,實在早已神遊天外。
蕭貴妃有孕,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擁有一個親兒子這個念想讓這位到了知天命年紀的帝王彷彿枯木逢春,內心重新煥發了光彩。
而這份喜悅一時半會兒不好流露出來。
太子那裡,終究是個隱患。
這一刻,永安帝對八年前的決定後悔了。
要說做了錯誤決定,也不算。
偌大江山遲遲沒有儲君,大臣們惶惶不安,異國更是蠢蠢欲動,而他在百般努力後也不得不絕望承認他生不出了。
誰想到八年後的現在,貴妃有喜了呢!
縱觀史上也有與他境況彷彿的帝王,無子時過繼侄兒為子,後來親兒子出生,又把侄兒退回去了。
別人可以,他自然也可以。
永安帝暗暗下了決心:倘若貴妃誕下皇子,就尋個由頭廢掉太子,把侄子退回平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