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七章

《七日戀歌》的劇情比徐繚記憶裡的略有改動。

比如經紀人跟書店老闆是夫妻, 兩人最後也和解在一起了, 在男女主角公開關係之前有個片段是經紀人回家脫了西裝外套, 隨手擱在架子上,屋裡的燈亮起來,她仰頭跟剛剛復婚的丈夫接了個吻, 趙松溪的臉從燈光下展『露』出來,笑盈盈的。

轉過鏡頭來,是經紀人略有遲疑, 最終無奈妥協喬詩杏的堅持。

她知愛情是什麼模樣的。

這點改動簡直是妙筆天成, 尤其是對應上現實裡趙松溪跟羅棠的關係, 劇裡真夫妻, 劇外也是真夫妻, 不少觀眾發出會心的笑聲來。徐繚作為對此事多少有些瞭解的人, 卻知道這事兒是真真正正的戲裡戲外分不清, 一時五味陳雜,也只好微笑。

劇本這麼改動, 經紀人跟書店老闆就成了暗線, 而喬詩杏跟吳語則是明線, 那兩人所說的臺詞也不單單那麼簡單, 轉折跟情感變化都顯得有跡可循起來, 自然了不少。

《七日戀歌》的具體情況, 徐繚之後就沒再關注了。

不過是換個男主角罷了,劇情比之前更精彩,宣發也到位, 光是預售票房就看得出接下來的走勢,只要不中途出意外塌下去,基本上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穩了。後來按照汪甜偶爾的彙報,幾乎沒什麼懸念,《七日戀歌》這部愛情電影以超高的話題度跟近乎恐怖的明星陣容,拿下了當日的票房冠軍,毫無懸念地捲走近億的票房。

這才是第一天而已。

不少人扒出了徐繚的電影票房,發現幾乎沒有一部電影票房少於億這個單位的,各大娛樂媒體反應相當迅速,借《七日戀歌》的熱度,將曲嶺月跟徐繚剖析開來。

《今日影視》:曲嶺月與徐繚首度合作,《七日戀歌》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了曲嶺月與徐繚的票房號召力與商業價值,曲嶺月用事實打碎誹謗,她還並未過時;徐繚則給予日漸低『迷』的愛情片猛烈一擊,不是愛情電影不流行,而是實力問題。

如類似的吹捧還有很多,娛樂報紙拍起彩虹屁來絕對不輸給任何一個粉絲,《七日戀歌》從演員到影片都相當成功,其中當然也有一些不好的聲音,無非是討論電影本身藝術『性』的,誰會在談論愛情的時候還抒發人『性』哲學思考,這類幾乎就是無事生非,一部讓人放鬆跟會心一笑的片子都要挖出深度跟內涵,基本不必理會。

影評的唱衰沒能影響《七日戀歌》的票房一路飄紅。

粉絲歡天喜地,隨著廣大媒體將四位主演的過往拖出來翻炒,曲嶺月倒還好些,她本就是國民女神,過往履歷何等光鮮亮麗,幾乎無人不知;趙松溪與羅棠便倒黴些,他們倆所有情況幾乎都跟這樁婚姻捆綁在了一起;倒是徐繚的背景向來鮮少人知情,不少人都猜測他是富貴人家出身,因而氣度不凡,才華橫溢。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對於如此神秘的男主角,自然有人樂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立刻下手。

《人物週刊》:勵志人生,徐繚的影帝之路。

其實徐繚沒太遮掩過自己的背景,只不過絕大多數人覺得這點沒有什麼必要炒作罷了。這次卻不同,媒體幾乎想將他啃個乾淨,裡頭也寫得很清楚,徐繚是孤兒院走出來的,曾被領養,不過因為養父去世,養母很快就組建了新家庭,沒怎麼管過他,後來自己半工半讀念得大學。

還有專訪記錄。

這些沒什麼可談的,徐繚已經習慣自己的隱私被扯出來曬在太陽底下,只是仍有些不悅,卻也知道是宣傳的必要。粉絲們試圖去更瞭解正主,不少人都下單了那本雜誌,連媒體上推薦《七日戀歌》,甚至都會打出口號:你以為這場童話愛情已經很勵志嗎?正主比劇裡更勵志,戲裡戲外都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媒體向來擅長煽情,將徐繚昔日的人生說得悲慘無比,把這場過往釀成一碗香甜可口的雞湯,將徐繚奉上神壇,人人歌頌。情況比拍攝《失語者》那時更為誇張,徐繚每天開啟電腦,都險些以為自己剛剛拯救了世界,而不是作為一個孤兒茁壯成長了起來。

劇組倒是沒被影響多少,雞湯又不能當飯吃,除了盒飯多兩個大雞腿,基本上沒什麼別的事了,徐繚十分貪心,當即作哭笑不得狀,他午飯總跟蒙陽坐一塊兒,偶爾會聊聊戲,有時候就扯扯八卦,就問他:“我這麼悲情就值倆雞腿啊。”

蒙陽很是鄙夷,罵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雞腿夾走了一個,狼吞虎嚥起來,倒叫徐繚心有餘悸,還好韓雲遲不常來探班,否則這盒飯裡的倆雞腿都保不住。

天氣早就已經轉熱,有時候穿戲服背上就一層層的出汗,徐繚主要是不能受寒,熱倒比冷讓他覺得好受得多,腰背也沒怎麼出過問題,只是中暑過一次。今年的夏天似乎走得特別慢,似乎準備推開秋天直接迎來冬天,過了七夕仍然熱得人滿頭大汗,兩個人坐在椅子上吃了會飯,小電扇呼啦啦吹著,已經不眠不休工作了數個月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劇組吃完飯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投入了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幹他們這行沒有消食這個說法,剛吃完就得立刻上工,馬不停蹄地幹活,好確保所有的拍攝環節不會出任何差錯。

其實隨著《七日戀歌》的成功,導演組還是真心實意擔憂過一段時間的,畢竟徐繚的身價今時不同往日,以前他給蒙陽當配可能還心甘情願,畢竟影帝的光環已經過去一段時日了,而新電影的情況還不清楚,而那時候徐燕配鬧得正火。可眼下卻未必了,徐繚跟蒙陽的確關係不錯,他為人也很和善,不過位置一上去,很多事就說不準了。

要是誰說金錢跟地位不會改變一個人,那鐵定是在放屁,要不就是還沒出社會。一旦金錢跟地位上去,某個人很多時候往往意味著的就不單單是自己這個人了,榮譽要掙、地位要搶、名氣更不必提。

若說當時《失語者》時還不穩,那麼《七日戀歌》就算是直接把徐繚推進了一線中游了,只等他作品上來,只要維持著這樣的質量繼續下去,再多拿幾個獎盃,只怕封神也指日可待。而即便只是如今的徐繚,也足夠有話語權影響劇組的決定,這種改變是很潛移默化的,從每個人的態度改變就足以看得出來。

就打比方說,在《七日戀歌》之前,徐繚如果對某個劇情有意見,他覺得需要修改下,那麼導演組可能會考慮他的想法,然後決定採不採用;而現在的徐繚提出這樣的意見,無論他們覺得有沒有價值,都會稍微改變一些。

這也是導致許多一線明星跟劇組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好在徐繚非常配合,好像《七日戀歌》的大爆沒給他造成任何影響,除非是不能推掉的活動,否則絕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劇組裡拍攝,也沒有耍大牌,對劇本刪刪改改,要求加戲,或是對自己的片酬有任何怨言,讓劇組裡不少人放下心來。

倒是應肅幫徐繚拿下了不少宣傳上的資源,崔遠山一向跟他是合作伙伴,真正開始談專案方才意識到對方在生意場上是何等恐怖,不由得心有餘悸,只盼這輩子只有這麼一次,再別重複了。

徐繚倒不是脾氣好,他原先也在肚子裡嘀咕過,怎麼這個角『色』就偏生非蒙陽不可,難道演技不能彌補嗎?有些角『色』非契合某個演員,是來自於外形,可是這部電影,角『色』並沒有特定的外形,而且作為一個文職工作者來講,蒙陽也未免太健康了些。

等到開拍後,徐繚才意識到能夠掌控住無數個世界裡那些角『色』跟男主角本身的,的確只有蒙陽一個人。

選角方面真正吸引到崔遠山的並非其他,而是蒙陽身上那種特殊的氣質。

蒙陽的長相說玩笑話就是典型的正派臉,他生來就是一副俠骨柔腸,瘦下去之後,便略略有了些許文人的清高傲骨,看上去就像是個字裡寫出來的人物。他站在那裡,就是黃樸本身,這氣質跟感覺是任何演技都無法彌補的,徐繚美則美矣,演技也不算太差,卻獨獨少了這點氣質。

他比蒙陽要陰鬱些,美得略見柔、不足剛強、沒那般嶙峋,少了蒙陽身上那股子寧折不彎的氣概。

崔遠山選人的眼光真是毒辣,偏挑了徐繚來演男二顧正純,他的確滿腔玲瓏心思,圓滑狡黠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