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二郎提前請了一上午的假, 第二日,一大家子早早就起床,先拜了拜陸永福的靈位, 然後就開始收拾東西, 準備搬家前往新院子。
第一趟先搬的是陸荷母女倆的行李和糧食, 因為東西都還好好打包裝著, 搬起來很快, 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便全部弄好了。
陸荷那院子不比二郎夫婦的,裡面除了一張床、幾張桌子以及簡單的鍋灶外, 其他都被原主人搬的光溜溜,一切都需要重新添置。不過陸荷與齊氏暫時都不急, 現在這院子住人是沒問題的,等餃子店開起來,若是不虧損,再添置也來得及。
等陸荷的東西都搬好, 小夫妻的行李就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看著相公和大哥一件件往車上搬東西, 寶如環顧一下小院,還挺捨不得的。
這小院雖然只住了一個月多點, 卻有許多她與相公的回憶:第一回單獨住外面、第一回在這裡做點心、第一回賺大錢, 還第一回……
寶如低頭, 輕輕摸了摸平坦的肚子,還第一回有了他們倆的小寶貝。如今想起來,點點滴滴竟都是回憶。
這些重活, 是沒人敢叫寶如動手的,這會兒寶如也就在一旁看著。她想著一會兒就要離開這裡了,心裡有些悵然。
齊氏回頭,見寶如怔怔摸著肚子發呆,連忙上前拿住她的手,柔聲說:“寶如啊,這肚子可是不能常摸的,小心以後摸習慣了,再動了胎位。”
寶如還是頭一回聽說這個說法,連忙拿開手,根本不敢往肚子上放了。現在對孩子的事,小兩口謹慎著呢。
齊氏見她如此緊張,撲哧一聲笑了,細細跟她說了是怎麼回事。寶如這才明白,這個動作,是對月份比較大的孕婦有影響的。
雖是如此,她也再不敢放了,見齊氏滿頭細細密密的汗水,拿帕子替她擦了擦,又倒杯涼茶,才說:“娘,院子裡那麼多菜怎麼辦?除了幾樣小青菜,其他蘿蔔白菜什麼的,可都沒長成呢!”
她菜種的好,菜地也被她養的肥沃,菜畦一眼望過去,綠油油的,長勢喜人。也就是這樣,她才更捨不得了。
也怪她自己,種的時候興致勃勃,也沒考慮他們住不久的事情,導致現在不上不下的,還要為這件事操心。
齊氏笑道:“這個不用擔心,青菜吃不完,有的是人想買呢!至於那些白菜苗兒蘿蔔纓子,正是鮮嫩的時候,回頭讓你大姐露幾手,咱們人這麼多,幾頓也就吃完了。”
見婆婆都考慮到了,寶如就放心了,後頭聽她說要在新院子裡趕早種什麼苗什麼菜的,也來了興致,一句接一句跟她說了起來。
小院裡東西多些,不過一個多時辰,也就搬完了。
住在寬敞的新院子裡,一家子都挺高興的。午飯就在陸二郎這邊吃了,炒了兩樣青菜,把從家裡抱來的三隻母雞殺了一隻,一半燉湯一半爆炒,又弄了個炒雞蛋,上了一盤寶如自己做的點心,有肉有蛋,也是十分豐盛了。
搬完家,在新房子裡住了兩日,陸大郎夫婦和劉氏就提出要回去了。
青山村的家裡離不開人,況且孫子孫女總在姥姥家住著,也不是個事兒,所以大兒和兒媳要回去,齊氏也沒攔著。只是讓二郎多買些禮物給他們帶回去。
這陣子又是搬家又是賣菜的,大郎兩口子可是出了不少的力,齊氏都看在眼裡的。尤其李氏盡心幫著做事,既沒說酸話,也沒陰陽怪氣,也讓齊氏對她大為改觀,難免就想多幫襯些。
對劉氏,齊氏卻忍不住開口挽留了:“這院子大的很,盡夠住的,寶如又懷著孕,親家何不多住些日子,陪陪寶如,也在府城多散散,說起來,從你來了府城就開始忙,還沒好好逛過呢。”
話說完,寶如也在一旁眼巴巴看著她娘。
劉氏何嘗不想留下來陪寶如呢,只是家裡不止有小鴿要照顧,還有公公和妯娌一家要應酬,她出來的久了,再不回就不好看了。
況且,遠的香近的臭,她畢竟是岳母,長住在女婿家算什麼。女婿和寶如婆婆都是好的,她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以後常來常往就好了,長住還是算了。
齊氏和寶如挽留不住,只能給他們帶足東西,送三人離開。
因著寶如懷孕,現下齊氏就住在大院子裡,就近照顧兒媳,不僅負責一日三餐,早起還會早早將做點心的面幫她和好,不讓她那麼勞累。
至於陸荷,整個人風風火火的,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跟以往的柔弱頹廢大不相同。從在新家安頓下來後,一到飯點,她就開始一家一家下館子吃餃子,看人家餃子館什麼佈置、招牌怎麼做、一碗多少量、什麼餡兒招人喜歡……
樂的齊氏寶如婆媳都笑她:“……如今整個旬陽府,怕是都找不到比你更懂吃餃子的人了。”
調侃歸調侃,這番變化,一家子看在眼裡,也都喜在心裡。
尤其是齊氏,夜裡不知唸了多少聲佛,慶幸當初聽了兒女的勸,允許陸荷在府城買了院子,如今她一門心思撲在餃子館的生意上,全然忘了和離的事,也不必傷心難過了,實在是好事一件。
忙碌了十來日,陸荷便將府城的餃子館大概都吃遍了,她對自己的手藝更加有信心,開鋪子的事也都有了成算,便琢磨著買鍋碗瓢盆和桌椅板凳,打算近日開鋪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