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伝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他的爺爺在抗戰時做過保長,解放後被劃為“黑伍類”,給馬伝取名為“馬伝”,就是希望馬伝以後乖巧懂事,少惹是非。
十二歲時,馬伝買了臺袖珍收音機,從此每天都聽英文廣播,對英語開始感興趣。
十三歲起,馬伝因為打架記過太多,曾被迫轉學到杭州八中。
馬伝參加中考時,考了兩年才考上一所極其普通的高中——其中一次數學只得了31分。
一九八二年,馬伝第一次參加高考,也首次落榜,數學只得了1分——馬伝為此充滿了挫敗感。
高考落榜,馬伝的父親馬萊法見馬伝意志消沉,讓馬伝蹬三輪給雜誌社送書。
之後,馬伝跟表弟到一家酒店應聘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錄用,馬伝卻慘遭拒絕——老闆給出的理由是,馬伝又瘦又矮,長相也不好。
後來,馬伝又做過秘書、搬運工人。
一九八三年,馬伝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這次,馬伝的數學提高到了19分。
如此成績,讓馬伝的父母勸馬伝死了上大學的心,好好學一門手藝。
第二次高考落榜之後,馬伝又開始騎著他那輛破舊的腳踏車,穿梭於杭州的大街小巷。
一九八四年,馬伝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第三次參加高考——這次馬伝的數學考了89分,但總分離本科線還是差5分。
後來,由於英語專業的招生指標未滿,部分英語優異的考生獲得升本機會,馬伝幸運的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
進入大學後,馬伝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藉著他出色的英語水平穩坐外語系前五名。
而且,馬伝在校期間還當選學生會主席。
後來,馬伝更是擔任了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
一九八八年,馬伝從杭州師範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並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
很快,馬伝就成為了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並在西湖邊上發起了第一個英語角,同時也開始在杭州翻譯界小有名氣。
一九九二年,由於很多人來請馬伝做翻譯,馬伝遂成立了海博翻譯社,請退休老師來一塊做翻譯。
為了讓海博翻譯社生存下去,馬伝揹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始順帶著賣鮮花、賣禮品,甚至還曾經銷售過一年的醫藥——推銷物件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
去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海博翻譯社才營收持平,來自西雅圖的外教比爾和馬伝聊起網際網路,馬伝開始動了在網際網路上尋找創業機會的念頭。
今年年初,海博翻譯社開始賺錢,馬伝作為翻譯來到洛杉磯溝通落實一起高速公路投資未果後,從洛杉磯飛到西雅圖找比爾,比爾領馬伝去西雅圖第一個isp公司vbn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