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下新界東南將軍澳東陲的那片荒地,徐存花了兩億一千萬港幣。
買下皇后大廈和娛樂行,徐存花了兩億一千六百萬港幣。
買下新光戲院及二十八層的僑輝大廈,徐存花了四億一千五百萬。
買下油麻地戲院及鄰近的油麻地抽水站宿舍,徐存花了六百五十萬港幣。
租下利舞臺和翡翠明珠戲院,徐存付了兩千一百五十萬港幣兩年利舞臺的租金是一千八百萬港幣,一年翡翠明珠戲院的租金是三百萬港幣,翡翠明珠戲院的東家還跟皇圖置業要了五十萬保證金。)。
共計,截止到目前為止,徐存一共花出去了八億六千九百萬港幣。
就算再加上,徐存給他從美國請來的設計電影院的團隊和陳耀慶準備的三千萬港幣。
那徐存也才花了不到九億港幣。
而徐存為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準備的可是二十六億港幣。
也就是說,徐存手上還有十七億港幣。
這些錢,徐存準備怎麼花?難道拿它們去建設徐存在將軍澳東陲的影視帝國嗎?
當然……不能——十七億港幣遠遠不夠建設徐存心中的影視帝國,而且徐存也不可能在此時將這十七億寶貴的現金全都扔進那片荒地中。
徐存只是在這十七億港幣中拿出一億港幣當定金,讓陳耀慶找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團隊,幫徐存設計徐存想要的帝國藍圖。
那徐存手上還剩下的十六億港幣準備幹什麼用?
去年年初,恆隆牽頭的三個財團一舉奪得港島地鐵沿線九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
撒切而夫人訪問北京,拉開了中英兩國關於香江前途問題談判的序幕,香江地產市道借勢急跌,恆隆為看錯地產迴圈週期而付出沉重代價!
恆隆所奪得的九個地鐵站上蓋物業中,中區美利道地段的紅棉大廈已接近完工,正計劃展開金鐘二段的香山大廈。
計劃中新蓋的香山大廈佔地六點九萬平方尺,總樓面面積一百零四點三萬平方尺。根據港英政府的要求,恆隆需補地價十八點二億元,而且限期在二十八日內完成。
由於地價急跌,恆隆惟有向港英政府建議將地價減至十四億元水平,可惜港英政府根本不同意。
在此關鍵時刻,原已簽約向恆隆貸出十五億元最高信貸的日資銀行臨時撤回承諾。
到了如今,恆隆向港英政府再次申請延期補地價不遂之後,已經做好了退出金鐘二段上蓋發展、其餘地鐵站上蓋工程押後進行的準備。
如果如此,以恆隆為首的財團不僅“如入寶山空手回”,還會平白損失了四億元訂金,所遭受的打擊必定不輕。
金鐘二段的地理位置絕佳,僅次於置地公司在年初花四十七點五五億元高價投得的港島海旁的“地王”。
上一世,在中英簽訂聯合宣告之後,香江地產市道開始走出谷底,港英政府趁勢再將金鐘二段推出競投,結果被信和為首財團奪得,發展為財經廣場,即後來的奔達中心,賺取了極為豐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