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商議杜昱決定採用與攻打遼國時相似的戰法,在騎兵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列陣正面硬剛。為了讓對手配合,他還特意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戰書激將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感覺有些不對可又說不出有什麼詭異之處,不過他的幾個兒子都是激進派,覺得以鐵浮屠這樣的重甲騎兵打大梁的步軍優勢極大,而且這次與遼金大戰時不同,那個時候他們以兩萬對戰七十萬人數絕對劣勢,而現在金國軍隊有八萬之多,對陣大梁軍的十萬人並不落在下風。
相反完顏宗弼、完顏宗旺等人覺得金國優勢很大,畢竟從兵種構成來說,金國的軍隊有將近四萬人的騎兵隊伍,機動性根本不是梁國軍隊能比的。
騎軍打步軍還用多想,打得過就是一場大勝打不過也可以逃走,根本就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遼國七十萬人都不是對手更何況初生勢力的大梁。
鑑於此完顏阿骨打寫下回信,雙方約定在十日後於平州城下一決高下。
杜昱接到回信之後,反而消除了心中的緊張情緒,一心一意準備十天後的大決戰。
公元1120年是華夏曆史長河中的又一個庚子年,即是北宋宣和二年又是西夏元德二年、金國天輔四年、方臘永樂元年、以及遼國天慶十年,在這個疑似水滸傳的世界中如今又添了一個大梁永平元年。
在這一年裡大戰無數,先是金國擊潰遼國主力兵團取得絕對的優勢,後有大梁彗星一般的崛起鯨吞燕雲將遼國滅亡,即將開始的又是一場決定天下大勢的決定性戰役。
不管是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還是大梁的杜昱都不敢掉以輕心。
時光飛逝,十天的時間一晃就到,這一天正是公元1120年十月的第一天,當日天氣多、雲微風剛好有一絲秋天的涼爽正適合開戰。
杜昱早早的起床,吃過戰飯之後召集眾將,再一次明確了各自的任務,這才大開營門,全軍魚貫而出列陣向平州城方向緩慢移動。
欒廷玉和孫新、孫立如同雲州之戰一樣,率領八千騎兵出營之後便繞路而走消失在茫茫北地。
韓伯龍和武松略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他們的安東軍成軍時間較晚,而且只打了幾次小型戰爭還是有絕對的人數優勢,並沒有經過大戰的洗禮,與久經戰場的飛虎軍相比難免有些怯場。
好在杜昱並未安排他們正面作戰,僅僅是護住右翼的話面對的壓力較小,問題應該不大。
與之相反的是史進、王驥、史文恭等人,他們對開戰只有一個感覺就是興奮,久經沙場,他們不僅享受大兵團作戰刺激的過程,更在意戰爭的結果。
都知道大梁正在創始之初,此時立下的功勳是足以蒙蔭後輩兒孫的,那個不想趁機坐上公侯之位一舉實現階層躍遷。
將領們這樣想軍兵們也相差無幾,前一次與遼國大戰之後梁王封賞有功之臣,所有的軍兵都獲得了相應的獎勵,官職金錢土地一樣不缺,便是那些戰死之人也得到厚恤,使得家人脫離了貧苦佃農的身份。
這樣實打實的物質獎勵那個不想爭取,更何況大梁以軍功升遷,普通士兵也有機會坐上高位誰不想打仗立功呢。
因此不用杜昱多忽悠,大梁軍就士氣如虹。
完顏阿骨打同樣早早起床,將之前商議好的作戰計劃再度確認一遍,這才開啟平州城門,幾路大軍魚貫而出,向幾個方向繞向大梁的軍陣。
此時的金太祖身子骨還算硬朗,並沒有病魔纏身,因為此戰太過重要,他同樣選擇親自帶兵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