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二章 斬旗

杜昱讓鐵笛仙馬麟扎住陣腳,隨後親自帶領沂州軍的騎兵向霹靂火秦明的騎軍發起衝鋒。

受現代時空影視劇的影響,梁山泊訓練出來的騎兵戰法與大宋時期的騎兵有很大的不同,這支隊伍其實更擅長遊弋,不過正面衝擊能力也不弱。

畢竟從組建開始杜昱就不惜重金,透過走私的渠道從遼國和西夏商人那裡購買的北地馬,而且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十分充足,投槍、騎槍、彎刀什麼都有,學習的戰法也是中西合璧,比登雲山的騎兵不知道要專業多少。

有杜昱親自指揮,這群人並不畏懼對面數倍於己的敵軍,執行命令也是不慌不忙按部就班。他們將馬速提高,藉著這股動能擲出投槍,擾亂敵人的陣型。

現實和水滸傳小說之中大有不同,在現實中登雲山的騎軍隊伍可沒幾個人能著甲,絕大多數人就是普通的衣物。

不是宋江和晁蓋摳門捨不得投入,而是在大宋鎧甲是禁品中的禁品,每年朝廷打造多少都要等級造冊,而且多數都是提供給在汴梁城的禁軍,其餘的也是要交給處在戰鬥第一線的大宋西軍,還有就是邊軍的部分了,能分到各個軍州的少之又少。

別看他們打破高唐州又在沂州各縣清了地方的武備倉庫,可實際上能得到的鎧甲並不多,而且也要優先供給那些大小頭領人物,分配到嘍囉兵手裡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杜昱等人一輪投槍過去就刺倒幾十個登雲山的兵丁,就連霹靂火秦明也急忙揮舞狼牙棒左右撥打。

這樣一來,登雲山騎兵衝鋒的勢頭為之一滯,陣型也稍微有些凌亂。

杜昱見狀覺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打了一聲呼哨,手下的兄弟們都學著他的樣子把騎槍夾在肋下向對手的中軍衝了過去。

其實這一套衝鋒方式是西方的板甲騎兵的戰法,靠騎槍的長度和馬匹帶來的衝擊力殺傷敵人,這還是他第一次應用在實戰上,具體效果什麼樣還不得而知。

‘轟!’

雙方的騎兵終究還是撞在一起。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沂州軍超過三米的騎槍率先捅到了登雲山騎兵的身上,那些嘍囉兵登時口吐鮮血紛紛從馬上墜落。

當然了隨著錐形陣越來越深入敵陣,沂州軍中也有不少弟兄落馬。不過總的來說還是登雲山的騎兵損失更大。

杜昱等人也不是亂衝,他們的目標正是身後旗幟鮮明的敵軍主帥霹靂火秦明。

秦明是大宋朝廷的軍官出身,帶兵打仗還是可以的,只不過他從未見過沂州軍這種兇悍的大法,難免有些心虛。

而且甫一接觸,他手下的兵丁就斷落馬,嚇得他趕緊調整方向試圖避開沂州軍的正面衝擊。

其實戰場上戰鬥基本上就是這樣,集團式衝鋒的戰鬥模式下留給個人勇武的發揮空間並不大,即便秦明武功高超也不敢和那些帶著巨大動能的騎槍硬碰。

主帥帶頭轉彎,登雲山本就訓練得不是很精的騎兵又是一陣慌亂。

杜昱等人趁此良機直接將敵軍的隊伍鑿穿,跑出一里多後沂州軍的速度降了下來,他們調轉馬頭準備再次衝鋒,殺回去擴大戰果。

霹靂火秦明與沂州軍擦肩而過,相對來說訓練有素的親隨一下子就沒了十幾人,這讓他心疼不已,覺得這一仗山寨很難佔到便宜了。

還未等他想好接下來的作戰方案,就聽身後的馬蹄聲隆隆,轉過頭來再看,只見沂州的騎軍再次列成錐形陣向他殺來。這也不怪他,誰讓他身後的帥旗太過顯眼了,人家不盯著打才怪了。

秦明暗暗叫苦,連忙指揮手下調轉馬頭迎擊敵軍。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