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六章 起義

韓伯龍探聽到遼國燕地有一支‘宋軍’正在攻城略地,他立刻就明白這是梁山的大軍按照計劃攻打遼國。

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與武松和聞煥章等人商量準備起兵舉事。

統計了灤州這邊的物資韓伯龍的眉頭微皺,因為遠離大宋境內雖然靠近海邊,但梁山泊那邊的物資依然很難運到這裡。

主要是這個時期的海岸線與現代時空有著不小的差異,大體上的位置可以找到,但很難精準的確定位置。

尤其是對海洋的開發幾乎為零,沿岸居住的百姓生活艱難,即便打漁也不敢深入大海。就更沒有財力去興建碼,這樣一來向在漫長的海岸線上與大海之中的飛剪船取得聯絡幾乎不大可能。

當初韓伯龍運抗生素回灤州的時候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就更不要說糧草和兵器了。

要知道遼國自打與金國開戰以來就節節敗退,為了支撐軍隊,遼國的朝廷不斷加大對百姓的壓榨力度,以往管理鬆散的商隊,現在嚴格檢查並且動輒將貨物扣押沒收。

面對這樣的局面,韓伯龍知道很難指望梁山泊那邊的支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不過考慮到灤州玄法道教派之中能動用的武器只有一千五百多槍頭和兩千多把刀劍,他的心裡就有點慫了。

一邊組織教徒做著準備工作,一邊不斷派人打探訊息,希望能與梁山泊的大軍取得聯絡。

杜昱率領飛虎軍在燕雲攻城略地,佔領大量的城池,可畢竟是在戰爭時期,他很難抽出精力去關注韓伯龍那邊的事情,如今大梁與遼國之間的戰爭告以段落,正好把起義的事情提上日程。

提起水滸傳的地理,杜昱就覺得非常離譜,施耐庵老爺子大筆一揮地理搞得十分混亂,很多地名州府和歷史上並不相同,和現代時空的地圖更是出入極大。

而這個疑似水滸的世界完全繼承了小說之中的bug,一些小錯誤經常弄得他措手不及,正是因此梁山的情報部門才一直沒有聯絡到韓伯龍等人。

好在此時整個燕地基本上都是大梁的地盤,而那些忠於遼國的契丹人追隨著耶律淳和耶律延禧的腳步向西遷移。

如此一來灤州以及附近的城池,遼國官府的控制力不斷的在下降,情報部裡時遷的那些手下才敢深入其中尋找韓伯龍。

經過一番努力,情報部的人終於找到了灤州玄法道的教徒,互相認證過身份之後,透過那些人層層上報,這才聯絡到武松等人。

也是這個時期的訊息流通得太慢,直到此時韓伯龍等人才直到梁山軍與遼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暫時停止,雙方進入了一個和平時期。

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帶頭大哥杜昱和新加入的兄弟許貫忠僅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拿下了遼國十一座軍州,將整個燕地收入囊中。

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梁山泊如今搖身一變成立了一個國家,杜昱日前在燕都稱王。

得知這些訊息之後,韓伯龍和武松等人無不歡喜,帶頭大哥稱王他們也跟著沾光,從被逼無奈落草為寇的一介草民,一躍成為執掌一方勢力的將軍官員,他們的人生也因此經歷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有了大梁做後盾而且燕都距離灤州並不遙遠,再加上這段時間玄法道的教徒們又打造出一批兵器,韓伯龍算了算也能湊出三千多義軍。

如果把條件再放寬一些算上那些拿著棍棒農具的青壯,他甚至能一下子湊出幾萬‘大軍’。打仗可能不行,但聲勢絕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