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率領飛虎軍向新州進發。
只一個上午他就明白為什麼古代人都不願意在夏季打仗,天氣悶熱難當不說,幾萬人在一起趕路空氣彷彿都要凝滯一般。
好在他有所準備,在之前那些安寧的日子裡再次給大梁軍的裝備升了級每人一個軍用水壺,看起來不起眼,但在這個時候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特別是準備出發之前,他特意囑咐軍中的伙伕用金銀花煮水給軍兵飲用,在夏天這個容易滋生病菌的時候,杜昱在衛生這方面管得很嚴。
有了這些先手的準備工作這才讓飛虎軍能保持狀態,甚至比秋冬時行軍速度還要快上幾分。當然這也得益與他將鎧甲和大型攻城器械都裝在揹包空間的緣故。
第一天飛虎軍行軍六十里,這個速度看起來不快,實際上已經比冷兵器時期步軍普遍的行軍里程多了一半。
飛虎軍是去正面作戰,並不是急行軍或者有什麼支援任務,因此杜昱要在保證軍隊狀態的情況下儘量趕路。
大軍安營紮寨之後,就有梁山泊培養出來的小夥子開動現代時空出產的小型履帶式鑽井機打井取水,杜昱可不敢讓大軍取河水飲用。
在這個時期其實燕雲之地的水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並不像後世那麼缺水,僅僅鑽了十幾米就有地下水湧出。不但清涼解渴還非常乾淨,不用怕有細菌病毒摻雜其中。
飛虎軍的伙食也相當不錯,作為目前大梁的主力部隊待遇自然不差,有米飯有饃饃,有時令的青菜還有肉罐頭可以享用。不管味道如何,至少是不缺油水不缺滋味。
大軍駐紮下來休息,探馬卻沒有。他們仍在大軍四周不斷偵查,瞭解敵軍是否有所動作。
燕都到新州其實並不遠,若是在現代時空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趕到,但在北宋時空道路情況不好,僅僅三百里的直線距離卻要繞著走出不少冤枉路。
儘管如此在經過七天的艱苦行軍之後,飛虎軍還是順利的抵達了新州城下。
大軍安營紮寨,杜昱下令讓手下的兄弟休整三天恢復狀態。
讓他感到奇怪的是,大軍一路行來別說遼國的軍隊,就是連騷擾的契丹人都沒有遇到,這導致他們反倒對新州的情況一無所知,情報部門的兄弟更是表示圍著新州轉了兩圈也沒有找到什麼像樣的隊伍。
杜昱在中軍大帳之中看著地圖暗自揣測,莫非遼國人聽到風聲跑了還是都縮在城中做起了烏龜?
就在他瞎想的時候,楊春忽然來報,說新州城城門大開,有遼國的人前來獻城投降。
杜昱愣了片刻,便讓楊春把人帶到大帳之中,他要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多時,一名被搜過身的中年人被帶到中軍大帳之中,這人還穿著遼國的官服,不過看起來官職倒是不高。
“小人韓相參見大王。”那人一進來就大禮參拜。
“起來吧,本王聽說你打算獻城投降可有此事?”杜昱說道。
“回大王,卻有此事,小人是真心投靠大梁,還請大王收留。”韓相說道。
“說說你自己的情況。”杜昱說道。
“大王,小人姓韓名相字子同,就是本地人,曾科舉中的,現在新州任州判。”韓相說道。
“即是遼國的官員為何要獻城投我大梁?”杜昱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