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和欒廷玉覺得自己這些人一直在養精蓄銳,攻擊遼國的騎兵佔據一定優勢。
相反耶律夷列認為己方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對付大梁的騎兵不在話下。
兩邊都信心十足,向彼此發動了衝鋒。
“轟!”
雙方片刻之間就撞到一起,由於這次雙方都有衝刺的空間,顯得衝擊力十足,甫一接觸就不斷地有人墜馬倒地。
不過因為兩邊的騎兵都不在少數,想要鑿穿對方的陣型是不大可能的。
在經歷了最初的互懟之後,馬匹的體力下降雙方不可避免的糾纏在一起,打成了一團亂麻。
遼國騎兵人數佔優,大梁騎兵銳氣更盛,在不考慮雙方戰損的情況下暫時鬥了一個旗鼓相當。
杜昱在遠處用望遠鏡看得真真切切,這種對自己有利的局面他可不會放過。
於是帶著帶著解珍、解寶、宮富等人趕上魯達他們的隊伍,一起向戰場那邊趕去,倒是史進和他麾下的聖教軍被留在原地待命。
不是杜昱捨不得讓他們主動出擊,而是經過兩場戰鬥聖教軍的兄弟攜帶的子彈基本上打光了。
要知道凌振的兵工廠之前效率並不高,還是在搬到燕都之後擴大了工廠規模才能達到每天五千發的產量,為打這場決戰杜昱已經把他們攢下來的子彈全部帶上。
之前在左翼戰場面對鐵林軍時聖教軍的兄弟就在全力開火,光是那一波基本上每人都消耗了十顆子彈。看起來好像不多,可實際上已經打出去三分之二的庫存。
隨後在右翼戰場上支援魯達等人,其實這一波攻擊並沒有在左翼戰場時的攻擊力度大,但卻把聖教軍子彈消耗得七七八八。
史進和杜昱沒有統計具體的數字,不過他們估計聖教軍的兄弟們子彈袋裡至多也就剩下三四發了。
在這種情況下,杜昱可不敢讓他們去追擊遼國的騎兵,留在正面戰場反而能起到一點作用。
不過聖教軍的兄弟們也閒不下來,戰場上遼國的騎兵大部隊雖然撤走,但還有一些落馬的人需要處理,史進便留在原地幫忙清理。
再說杜昱,隨著豹滔軍的大隊人馬緊趕慢趕終於來到雙方騎兵混戰的地方。
不止遼國騎兵損失慘重,大梁騎兵損失也不小。
杜昱透過望遠鏡看見林沖、欒廷玉、孫立幾人都已經大汗淋漓殺得血染徵袍,也不知道是自己受傷還是沾染的敵人的鮮血。
魯達與林沖最是要好,他生怕兄弟有所閃失,當即大喝一聲率領麾下的步軍加入戰團。
謝威等人緊隨其後,各率麾下軍兵衝向敵軍,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那個肯錯過這樣的功勞。
大梁軍兵在將領們的帶頭衝鋒的激勵下士氣高漲,如狼似虎一般衝向眼中的獵物。
一時間戰況變得更加激烈也更加混亂,兵刃撞擊之聲、士兵的慘叫之聲、馬兒的嘶鳴之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極其殘酷的戰爭影像。
耶律夷列暗中叫苦,他沒想到大梁的騎兵竟然有如此戰力,竟然在人數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與麾下的契丹勇士鬥得旗鼓相當。精良的裝備和悍不畏死的精神與金國鐵浮屠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