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章 指紋簽到

羊太歲第一百二十三章《平西王府》

藥瓶子攜老神仙進平西王府,只見大道兩側,小橋流水,奇花綴樹,千鶴競舞,獅虎悠然。

二人在眾文武簇擁下進銀安殿。

大殿正中巨幅山河日月春和景明太歲出獵圖端然懸掛。圖中太歲滿面春風,刁眉飛舞,小藥瓶子奴顏婢膝比那布拉多拉獵犬更加嫵媚,姬美辰舉槍望遠,王璇璣笑語嫣然。

畫幅左右,太歲親筆題寫的一副鄧石如名句狂草: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太歲5歲曾在幼兒書法班學習書法,三年課程,太歲半個多月就覺得枯燥乏味,棄筆輟學。太歲嘗曰:想我小小環球,西方發達世界,並無書法藝術之說。可恨倉頡老兒,創了這四平八穩形繁義冗的費勁玩意。王歐柳趙字寫得不錯,只是中國古代沒有硬筆,寫字不過思想交流之用耳!古代絕無書法家之稱謂。今人模仿耗時,尺方塗鴉變賣萬萬千貫,實與科學無關,毫無必要也!

雖然如此,但太歲書法卻是縱橫博大、意境恢宏、韻秀宛轉、氣勢萬千,即使崔瑗、張芝、張旭、懷素亦難望其項背。

小藥瓶子自思:太歲少時在金陵隨鳥羽真人學音樂,適湘軍與太平天國連綿激戰,太歲日記記載音樂、書法雖不能救國,然可陶冶人心,振奮精神。戰亂繁衍,南北商郵不通,太歲三餐不保,以賣字為生計。太歲不倡導書法,或是嫉妒,怕別人搶了飯碗。

小藥瓶子在查證太歲這段歷史時,偶見太歲幼年時期的一篇作文也甚有見解,羊太歲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一些是醜陋的,例如:裹腳【footbinding,ongstripofcoth】舊時摧殘婦女身心健康的陋習。女子以布帛緊束雙足,使足骨變形,腳形尖小成弓狀,以此為美。相傳南唐李後主令宮嬪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作新月狀,由是人皆效之。一說始於南朝齊東昏侯時。太平天囯曾禁止纏足。辛亥革命後,纏足陋習始逐漸廢絕。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雙行纏》:“自《墨莊漫錄》以纏足始五代,諸小說所見皆同,餘舊頗疑之。”嚴復《原強》:“至於纏足,本非天下女子之所樂為也,拘於習俗,而無敢畔其範圍而已。”夏衍《補》:“她今年六歲,在過去,也正是哭哭啼啼地被逼著纏足的年紀了。”

如果李重光開創了裹腳惡習,那麼他那亡國之音的詩詞,遠遠功不抵過。那麼,李重光是個王八蛋。

藥瓶子同老神仙在銀安殿坐了半個時辰,顯擺一番大殿建造精良,珠光寶氣。

藥瓶子:叔丈人對本王府第有何感想呀?

老神仙:蘭階生瑞草,玄鳥落豪門。昔日下賤物,今朝人上人。

藥瓶子嘿嘿一笑,對曰:追隨羊太歲,垂釣五湖春。脫胎換俗骨,夢醒做新人。成王敗則寇,一舉天下聞。乾坤知吾意,悠悠順吾心。

老神仙一見藥瓶子又要得瑟,忙出語剎車:自古布衣者,富貴有幾人?

藥瓶子插言:那是那是。

老神仙:萬事東風備,何日娶坤坤?

藥瓶子聞言,心涼半截,悵然若失,可憐兮兮曰:叔丈人咱們還是到書房聊敘吧。

老神仙答應一聲,同藥瓶子穿過東苑月亮門,步上廊橋。淡月黃昏,幽潭照影,荷香沁脾,晚風輕拂。走在河卵玉鋪就的彎曲小徑,高大的皂莢樹下便是平西王書房夢坤齋。

夢坤齋青磚碧瓦上下二層,大約十五六間連成一排,雕欄玉砌,紅木窗欞,高燭輝映。

二人入得書房。

藥瓶子呼丫鬟泡茶煨酒,上乾果、小菜64道,切大仙人穀風幹牛肉16盤。

老神仙:藥瓶王爺今榮華富貴,真不可思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