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毅齋目光從司馬元臉上掠過,隨即緩緩言道:“而今太虛天洞老洞主新去,群龍無首,實力幾要跌出九大至尊勢力席位,倘若讓外界看出太虛天洞虛實,必回大舉進攻,讓我道門實力大損。”
他目光一凝,對著皇甫道神稽首言道:“故而依蕭某之意,我浮黎既已借走一人,自當還他一人,一來以安其心,二則是便於遙控太虛,讓其為我所用。”
他大有深意地道:“太虛離開多年,倘若能在我等手中迴歸,也不枉山門訓道之恩。”
此話說完,第一個跳出附和蕭毅齋之人居然不是陳景清,而是王導!
王導目光一閃,向著上方皇甫道神稽首道:“啟稟宮主,我以為玄真洞主所言甚是,太虛畢竟曾是我浮黎一介洞天所在,倘若今次果能讓其迴歸,不僅能消掉我浮黎一大四方隱患,更能壯大山門實力,而且而今太虛洞主飛天禦敵,此時此刻正是拿下太虛的絕佳時機,一旦讓靈神域其餘至尊勢力獲悉,此種良機將再難擁有!”
說完他俯身一拜:“故而貧道附議!”
司馬元微微皺起眉頭,思索著那位玄真洞主此舉究竟是誠心誠意地要將太虛掌控在手,這是要將人流放。
司馬元目光一閃,心中自語,或許兩者皆有。
如此一來,那前去太虛之人選,恐怕就不只是一人了。
旁側靈瑤洞主、桓彝二人對視一眼後,稍稍沉吟了一下,也詢問司馬元意見,他能怎麼說,一樣回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二人當即回道:“我等附議!”
隨後蘇若煜、陳景清以及萬聖三人稍稍沉思片刻後,便覺得蕭毅齋所言確實如此,頓時不再遲疑,紛紛言道:“我等附議”。
繼而,眾人齊齊看見司馬元。
司馬元輕輕頷首:“若能將太虛歸山,自是最好。”
上方皇甫道神見眾人盡皆同意之後,稍稍沉思片刻後,便輕輕頷首道:“太虛乃我浮黎之一部,久居其外,已令山門顏面大失。而今既有良機收回,浮黎自當全力施為!”
“此事,貧道也附議!”
眾人輕輕頷首,如此,太清宮數千年議事竟然首次全票透過!
山門上下的一統之心,不言而喻!
蕭毅齋輕輕頷首:“還請宮主下令,即刻派遣山門修士前方太虛坐鎮,不可令宵小截胡!”
皇甫道神輕輕頷首,繼而問道:“不知諸位以為,哪位適合坐鎮太虛?”
眾人目光一閃,邊陲大臣好是好,可遠離中樞也不妥啊,不然除了那位聖人遮蔽穹天外,還有太清宮諸位凌駕其上,日後在山門無法立足啊。
下方王導與陳景清二人早已心領神會,當即向著司馬元微微拱手後,再朝著皇甫道神言道:“我等以為,撫平太虛的司馬洞主可勝任。”
司馬元眼簾一垂,此刻方覺蕭毅齋之本意。
蕭毅齋輕輕頷首:“蕭某也以為,司馬洞主可為太虛鎮守人選!”
皇甫道神目光一轉,落在蘇若煜、酈瑤、萬聖以及桓彝四人身上,“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其中蘇若煜頷首道:“司馬道友功勳卓著,且在太虛早已打下根基,此次再往想來並不會有何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酈瑤眸光一閃,看了一眼司馬元后,頓知他這次被蕭毅齋給坑慘了,心中嘆息一聲後,輕輕頷首:“妾身也以為司馬洞主實乃最佳人選”。
至於萬聖則笑呵呵地道:“少主能力老奴還是相信的,鎮守太虛必是安然無恙。”
桓彝眼瞼一垂,作為此次‘驅馬’事件的隱藏推手之一,他卻有些避嫌,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司馬元后,也隨之默許了。
似乎這太清宮快要變成蕭毅齋的一言堂了。
但此事還沒完,卻聽蕭毅齋微微沉吟少許後,言道:“司馬洞主即將去往太虛,久居神幽洞主之位恐會令山門上下不服,不妨卸去這身桎梏,也好安心守備太虛,以解浮黎後顧之憂。”
這話算是釜底抽薪了,連皇甫道神都有些皺眉,蕭毅齋這是準備趕盡殺絕啊!
酈瑤、蘇若煜、萬聖三人臉色微變,下意識地看向桓彝,卻見桓彝苦笑,臉上同樣震驚愕然,似乎也不知此事。
而陳景清、王導相視一眼,盡皆看出對方眼中興奮之色,繼而齊齊拱手道:“玄真洞主所言甚是,司馬洞主既已遠離山門,再遙控神幽洞天,不僅會讓山門上下不服,更會將司馬道友置於篝火之上,於司馬道友不利啊。畢竟一人鎮守兩個洞天,在浮黎歷史上也頗為少見,恐無法服眾。”
“還望宮主三思!”
殿中陷入沉寂,幾近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