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莊國家隊訓練基地田徑場。
噗噗噗噗快速的腳步聲響徹跑道,四百米的標準跑道上,一個人影接著一個人影快速掠過。
“39秒12!”
終點線前,標準的國際通用計時牌上顯示出成績。
“這趟速度慢了啊!蘇祖,你剛才交接棒的時候為什麼減速了?!還有你楊光宗,你起步要快,要快,知道嗎!人家都追到你屁股後面了,還慢悠悠的。”
中國接力隊主教練袁郭華怒氣沖沖地從賽場邊沖進了賽場內,對著氣息還沒喘勻的幾個運動員大聲吼道。
“陳建,你剛才接棒的時候都快丟棒了,你和何軍是冤家嗎,動作銜接一塌糊塗,平白浪費了時間。”
“休息三分鐘,來下一組。順序再調整一下,蘇祖第一棒,陳建第二棒,何軍第三棒,楊光宗第四棒。”
吼了幾嗓子,袁郭華扔下一句話後,也不管幾名運動員,就急匆匆地跑到一旁的跑道邊上。
新上任的接力隊助理教練李志忠和麥紹強兩人,正緊盯著攝像頭錄制的影片,不斷暫停反複地觀察方才運動員在交接棒時的動作細節。
這個時候也就只有國家隊訓練基地有這麼好的條件,整個訓練場上,四臺全自動攝像機沿著賽場跑道的軌道快速移動進行攝像,能夠完整地跟隨著運動員的跑動,錄制下完整的所有動作。
“問題主要在哪裡?”袁郭華一過來也跟著幾人一起趴在跑道邊的幾天電腦前觀看。
“第一棒,蘇祖的速度沒有達到極致,根據蘇祖最好的60米6秒48來算他各個時段的成績,前面60米明顯偏慢了。這可能是他彎道技術還不夠純熟,後面快進入接力區的時候,速度提起來了,但也快到終點。第二棒楊光宗前面的加速顯然不夠充分,你看,最後進接力區的時候,蘇祖有個減速的動作,不然兩人就要推搡起來了。”
麥紹強指著螢幕上暫停播放暫停播放的第一二棒跑動細節影片,指出了剛才存在的問題。
“嗯,是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彎道的時間達不到直道的速度也是正常。不過,還是看得出蘇祖的彎道技術有很大進步。”
袁郭華看著第一二棒的交接,方才在對著幾名運動員的怒色隱去,反而有了笑容,朝李志忠說道。
“還是不太夠,蘇祖在內側線把握上還不夠精準,速度提起來的時候,人太偏向外側,沒把速度加到極致。”
李志忠搖搖頭,並沒有因為蘇祖是自己帶的隊員,就有什麼客氣,很直白地將缺點說了出來。
“何軍與陳建的第三四棒組合也不如意。等下看看下一組的成績怎麼樣,把各個棒次的運動員,單獨和整體的成績水平,做一個詳細的紀錄統計分析。看看他們在每一棒的速度表現如何。”
在去年亞洲田徑錦標賽決賽的時候,接力隊的順序是沈運保第一棒,楊光宗第二棒,陳建第三棒,蘇祖第四棒。雖然當時成績驚人,創造了亞洲紀錄,但說到底了還是權宜之計,現在有了時間,幾個教練員就要讓每一位運動員各個棒次混合著跑跑看,是不是能夠出現更優勢的結合。
這種組合不但是在各自運動員在不同棒次的速度極致,也是考驗交接棒的兩名隊員的默契程度。像同樣第四棒,陳建交棒給蘇祖的速度就要比楊光宗交棒給蘇祖要快上那麼零點零幾秒。這裡面有彎道的第三棒距離比較短的緣故,也有楊光宗和蘇祖彼此默契不夠的緣故。
從3月20日短跑男隊確定了備戰奧運策略後,到現在已經一個月過去了,離奧運會的時間越來越近,訓練上幾乎是分秒必爭。
“對了,沈運保參加完明天在全國大獎賽的第二站就會歸隊訓練,之後估計就大獎賽總決賽會去參加。李教練,你真的有考慮好讓那個蘇祖放棄了國際田聯的大獎賽?”
……
賽場上,剛剛跑完了一組接力賽的四名運動員正站在一塊休息。
楊光宗從賽場邊的箱子裡拿了幾瓶礦泉水,扔給在旁邊擦汗的幾人,接著自己又拿了一瓶,喝了一小口潤潤幹燥的嗓子。
“蘇祖,下回你跑第一棒的時候,我得加速更充分一些才行,不然被你攆得太狠了。”
“回頭你交棒給我試試看看。”
蘇祖點點頭,方才這一組,他跑第一棒和楊光宗的交接棒果然問題不少。隊裡安排他跑第一棒的原因也簡單,就是希望用他的沖刺速度“趕”一下前面的隊員,試試看效果,而且,他也能夠磨練一下跑彎道的技術。
現在的訓練就是打亂了順序,他從第一棒開始,依次第二棒第三棒一直到第四棒,其他各個隊員在他根據他的棒次組合,透過運動員個人感受,教練觀察,還有影片紀錄的多次訓練資料,來安排最優勢的道次安排。
“這次沈運保應該能夠拿冠軍了吧。”何軍抿了口水,漱了漱口,吐在跑道邊的草坪上,抬起頭和幾人說道。
何軍是雙慶市人,進入國家隊的時間不長,去年在亞錦賽接力賽中頂替尹航朝跑了接力賽的預賽,個人水平也不錯,去年城運會也跑進10秒30以內。開始和蘇祖都是接力賽的主要替補隊員。
現在田徑男隊這邊一線隊主要也就蘇祖、陳建、楊光宗、沈運保還有何軍和尹航朝幾人。其他還有幾名實力不錯的年輕運動員,是青年隊和二線隊的。
“應該是沒什麼問題。”楊光宗慢慢吞下水,開口道,“老沈這些年一直沒趕上好時候,前些年狀態好遇上了陳建,後來狀態一直不穩定,個人專案上還沒拿過有分量的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