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緣定劫生(1)

秦嶺派後山,名為“三清池”的冰湖湖畔,三道人影盤腿打坐,每人相隔的距離,均有數百步,聲傳難聞。此刻三人閉目默讀,嘴裡所出字句,卻一模一樣,連說話快慢,也完全相同。

偏東一少年,身穿藍衫,生得神清骨秀,俊美非凡;偏西一少女,一身青衣,容貌幼小,清純秀美,竹棒橫擱於膝頭;北面一男子,年歲稍長,卻是披著皮襖,裹得嚴嚴實實,英俊的臉上,落著幾條淺痕。

不遠處的山頭,五人眺望冰湖,神色或鄭重,或高興,或驚訝,或擔憂。其中一名白衣飄飄,面覆蒙紗的女子,靠在身旁的美男子懷裡,讚許道:“了不起!他們練得真快。”

那美男子笑道:“不快不行,還剩幾天,就和大魔頭交手了。”那蒙紗女子道:“恆哥,你真要去麼?若出意外,那可怎麼是好?”那美男子掀起她面紗,輕捏她玉頰,笑道:“再說不吉利的話,晚上叫你好看。”

兩人說笑調情,附近的人暗皺眉頭,都離遠了些。一個粗獷大漢懷抱雙臂,一邊注視湖畔,一邊點頭道:“唔,天山迷幻術,果然大有門道!月娃,你怎麼也會這些秘術?”

站在他右邊的美貌少女,手握一本小冊,聞言道:“是我一個好朋友教的。”那大漢笑道:“你還會自己交朋友?那可真了不得啦......”還沒說完,後腰吃了一記重拳,連忙讓開。

五人之內,最後一名女子,身上紅裙奪目,腰間寶劍生光,長髮如瀑,姿容絕色。唯她一言不發,目光久久停在那青衣少女的面龐上,胸中嘆息不已,默想:“莫姑娘,你真堅強,堅強得令人佩服。”

湖畔三人,自是許清濁、莫忘竹、舒雲天;山頭五人,卻是花如何、雲剛、風倦月、馬恆之和沈素衣。花如何邀約周天教主之事,遍傳武林,拳神、刀魁聞訊,心照不宣,分別趕來秦嶺。

拳神、刀魁、劍仙各擅絕學,無敵於世,奈何周天教主已是非人之魔,不得不聯手抗衡。甚至三人聯手,似也沒有勝算,還得加上新晉的槍王、竹女,或可一戰。

許清濁屢經奇遇,飽受磨鍊,無論境界身手,非同小可。莫忘竹武功繁多,內力更超餘者,最近還得卓香茗指點,服用了太歲丹。湘漓宮的太歲丹,向為靈氣載物,最能調和真元,她對自身真氣的掌控,遠勝於昔。

光論武藝高強,兩人尚能與其餘三位並列,只是習武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修為還未鞏固,實戰略乏穩定。平常這一缺陷無傷大雅,可與周天教主交戰,凡一丁點失誤,便乃滅頂之災。

五人沒想出好對策,風倦月卻突發奇想,指出二人之短,恰為鳳雛之長,若能以“天山同心大陣”,聯結鳳雛和二人心靈,在戰鬥時,便能及時提醒,避免二人失手。

她一席話,令拳神、刀魁拍案叫絕。馬恆之叫了情人來,請她傳授天山派迷幻術。自從向子鶯被擒,沈素衣大受冷落,一聽請求,心想教功為由,跟著幾大高手,豈非時刻伴隨情郎?忙不迭答允了。

只是要教人短期練成,沈素衣也沒底氣。幸得風倦月對催眠極感興趣,太監沈蔭還贈了她迷幻術精要,日久研讀,也算半個行家了。二女數番合計,加上沈蔭多年新悟,漸漸有了把握。

沈蔭外號“百蜃刀”,武功與“千幻刀”沈一魂不分軒輊,沈素衣與刀魁相識前,原傾心於他。聽說他成為太監,心裡不免慚愧,嗟嘆自責,卻也暗下發誓,要借沈蔭心血,幫三人練好“同心術”。

天山派弟子欲習此術,常在天池邊修行,以合“心如止水”。秦嶺派冰湖錯落,與天池彷彿,極適練功。只不過,太白山號稱“六月以外,大雪封山”,眼下雖為六月,仍寒冷無比,鳳雛須忍耐酷寒。

當然,比起莫忘竹的痛苦,鳳雛所受的,又不算什麼了。武林大會後,莫長青已得花家提親,只待魔頭一除,就能嫁給心上人。豈料劍仙鳳雛,又從親兄妹變回愛侶,自己的如意郎君,轉瞬被替他提親的人搶走。

莫忘竹本就清楚,舒雲天傾心於自己,全因無法與花如何相戀。二人既無親緣阻擾,自己何堪介入?心碎夢醒,無力可抗。絕望之下,把自己鎖屋子裡,一連數日都不見人。

等她哭夠了,調整好了情緒,邁出房門。等待她的,卻是眾人的請求:盼她修行“同心術”,與舒雲天心意相連,彌補實戰不足。心不僅碎了,還得把破碎的心,暴露給意中人看,這是何等殘忍?

但為了大局,為了武林,為了家鄉,她不能不答應,於是默默頷首,轉身隨沈素衣而去。花如何瞧著她哭腫的眼睛,憔悴的容顏,心疼到了極點,不知該怎樣幫她。

歷經半月,三人終於練成天山派“同心術”,所見所聞,所知所想,緊密相連。可在舒雲天感知裡,莫忘竹的心緒,好比三清池的湖水,平靜的可怕,連一絲波瀾都沒有。

彈指間,便到了七月初一。秦嶺派嚴陣以待,迎候周天教主駕臨,場面看似隆重,暗藏殺機。同盟之中,許多好手匯聚一堂。姬龍峰、盧象升等人,緊密把守向子鶯,以防人質被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五大高手,連同舒雲天,端坐廳間,靜靜養神。直至正午,也未有動靜發生。其餘眾人均想:“莫非邪教教主竟要失約?”念頭未落,一道撼天震地的嘯聲,響徹群殿群廳。

六人一齊睜眼,離座邁出門檻,舒雲天聽聲辯位,道:“此人在拔仙台頂。”拔仙台又稱“拜仙台”,是太白山第一高峰,昔日少林、武當、秦嶺三派交流武學,便在此峰之巔相聚。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