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濁奇道:“福王怎麼在北京?”毒靈子道:“有甚難猜?他既圖謀篡位,本人當然得來北京。不然還未登極,生出什麼變數來,那就追悔莫及了。至於福壽山莊,我聽說過,福王就藩前,那兒是他的一個尋歡作樂之所,附近駐有城守五軍營官兵。他們起初要炮轟紫禁城,福王坐鎮福壽山莊,多是方便就近調人,挾持京營主將,防止其出兵衛護皇宮。”
許清濁、風倦月聽得雖明白,也不覺有多大用。不料毒靈子嘻嘻一笑,道:“這就好辦啦!咱們去一趟福壽山莊!”許清濁一怔,道:“好不容易潛入皇宮,又去那兒幹嘛?”
毒靈子道:“笨蛋!虧你還是將門之後,不懂釜底抽薪之計?眼下京城劍拔弩張,全因福王有奪位之心,他是禍首。只消咱們把他擺平了,鄭家和丹教的人不都白忙活了?”
許清濁驚道:“你想殺了福王?”毒靈子搖頭道:“福王身邊護衛如林,哪能輕易殺了他?我只求驚一驚他,叫鄭家有所忌憚,便會將高手調回。否則他們不斷派人進宮,太子處境危險,我也疲於應付。”
許清濁大覺有理,暗讚了一聲,卻道:“話雖如此,我連你的意圖都不明白,怎可平白無故地幫你?”毒靈子神色一黯,道:“平白無故麼?”許清濁忙道:“不,你救了我的命,對我有恩,我很感激。只是我怕......”
毒靈子冷笑道:“你怕我另有詭計,你助紂為虐?”許清濁臉紅不答。毒靈子道:“我是有別的心思。但我可以發誓,在阻止福王奪儲、維護太子正統一事上,我和你立場一樣。你若還不信,我也沒辦法。”
許清濁想了一會兒,道:“好,我信你。”風倦月忍不住道:“藏羚兒......”許清濁回望她,說道:“咱們來此之前,答允了王公公,要和指點魏進忠的那人結盟。”風倦月略一點頭,便不再勸。
毒靈子心情大好,笑道:“東宮太監王安?原來你們在替他做事。我想過和此老聯手,但聽聞他為人剛正不阿,或不喜我這類旁門左道,便沒讓魏進忠透露訊息。這樣正好,等從山莊回來,我若有空,可以陪你們去見他。”
三人都無異議,結伴出了庫房,打內城西北離開皇宮,在客棧換了衣裝,往城外福壽山莊行進。許清濁路上回憶今日動靜,心中一動,問起毒靈子怎生收服了太監魏進忠。
毒靈子笑道:“這人雖是個太監,極為好色,他和王安手下掌事的魏朝拜了把子,卻垂涎於魏朝的對食客氏,暗中勾搭,恰好被我抓了個現行。我以此威脅,又賞給他陶教主的還陽秘藥,軟硬兼施,他自然服服帖帖咯。”
風倦月問道:“什麼是對食?”毒靈子臉上泛紅,十分害羞,還是答道:“對食就是菜戶,太監和宮女搞在一起,卻不能做那......那、那個......徒有名目,所以叫對食。”
許清濁大覺好笑,心道:“毒靈子心狠手辣,談起男女之事,居然靦腆如良家閨女一般,月娃可較她大膽多啦!”又有一點好奇,問道:“太監不都淨身了麼,還有還陽一說?”
毒靈子白了他一眼,惱道:“我哪知道?我只是把藥給了他,他自己說有效的。他靠著陶仲文的秘藥,變回半個男人,客氏和他來往,哪還瞧得上魏朝等尋常太監?這婦人勾結新歡,共瞞舊愛,足踏二船,無恥之尤。”
許清濁嘆道:“若看此人面相,完全是個憨直漢子,哪知背地裡這麼壞。”毒靈子笑道:“這樣的人,用起來才順手!你可別跟王老太監告狀,壞了我的好事。”許清濁問道:“你幫他立了大功?我聽他說,是惜什麼司來著?”
毒靈子道:“惜薪司!皇城內官,有十二監八局四司,稱為二十四衙門。惜薪司是管理宮裡柴木炭火的,鄭家買通了掌司太監,將大批火藥藏在煤炭中,悄悄運入紫禁城,好配合他們混在貢品中帶進宮裡的火器。我查到之後,即派魏進忠率人堵截,人贓俱獲,無法狡辯。他原本只是個管庫房的,憑此一功,馬上就能接掌惜薪司,升得可不慢哩!”
許清濁奇道:“那批火器火藥,現在去了哪兒?”毒靈子笑嘻嘻地道:“充公了!都被東林黨送到了王恭廠,也就是朝廷製造火藥的廠房。以後若有戰事,這些火器隨軍出征,還得誇鄭家‘護國有術’呢!”
言談之際,三人已來到城郊,登上一座小丘。眺望遠方,一座山莊依山傍水,依稀可見樓閣高聳,庭廣苑深。許清濁待要再往前走,毒靈子拉住他衣袖,搖頭道:“等等,有人巡邏。”
許清濁定睛一瞧,才發現約莫每隔百步,都有少許人影隱現,各持兵刃,來回走動。整個莊院方圓五里,竟佈滿了護衛,防守之嚴,可想而知。許清濁低聲問道:“怎麼辦?”
毒靈子道:“你還能使在總壇裡的那招麼?幫我倆掩藏氣息。咱們看準他們巡視的空隙,悄悄潛過去。”許清濁點頭道:“我試試。”握住二女手掌,渡入“清濁勁”,雖有些遲緩,功效並無大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毒靈子給他握著手掌,臉色微紅,定了定心神,見天快黑了,正好助於藏身,輕聲道:“走,小心點。”雖然眾護衛來往換崗,少留間隙,三人仗著“藏花訣”之妙,仍從其眼皮子底下,暗暗穿行而過。
臨近山莊,只見朱牆碧瓦,雕廊畫壁,金玉輝煌,內中不論一屋一室,乃至一草一木,都盡顯貴氣。毒靈子望到圍牆之上,亦有許多好手持刀而守,立如雕塑一般,大門前的防衛可想而知。
毒靈子道:“隨我來。”三人繞到院後,見守衛較少,趁人不注意,翻過高牆。落足處是一座樓臺的背面,藉著黃昏晚霞,躲在其陰影之中,不易暴露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