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花燈會

第72章 花燈會

太後救莊氏的原因很簡單,當然是因為她是知漪生母。雖然沒什麼感情,終究有這麼一層關系在,何況她若去了,知漪無論如何也得去慕府給她守孝三年。但以小姑娘現在的年紀,別說三年,就是三個月太後都不放心讓她去。

於宣帝來說,他明歲便要到而立,慧覺大師批言所昭示的時辰也就到了。立後一事,在生辰後頂多再拖一年,如果再往後,只怕會引得朝堂人心浮動,多生事端。就算這群朝臣不可能強諫他另立後位,恐怕也會急著讓他先納妃嬪。

放在手心裡看著長大的小姑娘,他無論如何也不想委屈她,在立後之前先有了一群妃子,他自己本就不喜歡不說,知漪也會傷心。

明明安生了七年,此時卻來尋死,不得不說莊氏此舉瞬間激起了宣帝怒火。這怒火同時也燃到了京城整個慕府之中,畢竟如果不是慕連秋和他那妾室做了什麼,莊氏也不會突然有這一著。

走至書房,提筆遊龍行走般飛速寫下幾句,宣帝將紙納入信封,拇指按住,眼眸微眯,“快馬加鞭送到太後手中。”

看他臉色安德福就知道皇上正處於盛怒中,連忙應是。

知漪著好外出的衣裙,在正廳中沒見到宣帝,詢問之下便轉到了書房。到時正好看見宣帝指間一張信紙在火舌纏繞下化為灰燼,神色在火光映襯下明暗不定,有些擔憂出聲,“皇上。”

“嗯?”宣帝回眸,下意識對她緩和神色。

“京中出什麼事了嗎?”南巡途中的來信十有八九都是來自京城,所以小姑娘有如此猜測。

宣帝彎唇,走來輕輕拍了拍她,“無事,朕已處置妥當了。”

說完見知漪這一身嬌俏小少女的打扮,微一挑眉,什麼都沒說知漪已經明白了,眨眼一笑,“皇上不說是花燈會嗎?花燈會當然要做女孩兒裝扮了。”

這又是什麼道理?宣帝不解小姑娘的心思,一笑而過,牽起手便要邁步而出,被知漪一手攔住。

“皇上居然也有大意的時候。”知漪臉上帶著小狐貍般的笑容,指了指他腰間的盤龍玉佩和龍紋玉帶,“連這個都不換就出去嗎?”

宣帝沉默一息,“是朕疏忽了。”

小姑娘忙小步推著他去房內,等墨竹呈上新的腰帶和玉佩又親自給宣帝換上。

宣帝腰身勁瘦,就算是知漪雙手環抱下也能圈個正好,輕松將腰帶繫好,玉佩戴上,小姑娘往後一站,欣賞自己的傑作。而宣帝也十分配合地站在原地,含笑未動,身子筆挺如青松白楊,讓小姑娘看著看著便忍不住撲上去,嘟噥著“皇上怎麼這麼好看”。

眼中滿是笑意,宣帝接住她,嘴上不說,但顯然對小姑娘的誇贊和眼神很是受用。

“姑娘要帶帷帽或帕子嗎?”憐香取來幾頂帷帽和可系的香帕,都是按照知漪眼光做的,很是別致。

宣帝對此並無要求,宣朝對女子管束並沒那麼嚴格,何況今夜的花燈會肯定會有許多女子。知漪看了兩眼倒是躍躍欲試,她之前作少年裝扮出去時從沒戴過這些東西,選了張小巧的帕子,自己略為笨拙地繫好,再仰起臉蛋轉個了圈兒,“皇上,可以嗎?”

小姑娘選的是方雅白底絲帕,邊角繡著一株盛放的桃花,香帕遮去半張小臉帶去一股朦朧美感,便更加襯出那雙烏黑的眼眸愈發明亮水潤,如有漫天繁星閃爍,微微翹起的眼角像只得意的小貓兒在邀人誇贊撫摸。

十分順從心意地上去輕撫兩把,宣帝柔聲道:“可以。”

僅這南巡的兩月間,知漪就似乎又長開了許多,清麗灼人,他甚至有些難以想象等小姑娘真正及笄時,該是何種耀目的風景。

想到今日榆城花燈節會有的某些活動,宣帝握住的手緊了幾分,隨即想到知漪現如今的年歲又不禁失笑,何時他的心緒竟這麼容易起伏不定了。

因著微服出巡,兩人走的是行宮邊門,如上次一般,身後跟了幾個宮女侍衛,還有大批隱在暗處。

剛出門,知漪便似乎看見了景旻的臉,但人影轉瞬即逝,她好奇地踮了踮腳,前方人潮湧動,“元涵哥哥也出來玩兒了嗎?”

“姑娘有所不知。”安德福笑回,“今日榆城花燈會,行宮裡許多大人都帶著妻女上街遊玩了,想必景旻小少爺也正和人一同在外邊兒呢。”

知漪點點頭,忽然歪過去看宣帝,唇邊偷笑,輕扯了扯他袖角。

宣帝順意俯下身,在四周的喧鬧中他低沉的聲線依舊清晰,“怎麼了?”

“安總管說,那些大人都是帶著妻女出來遊玩。”知漪沖他擠眉弄眼,湊到宣帝耳邊道,“那皇上帶知漪出來,帶的是妻還是女呢?”

才說完,她自己都忍不住撲哧笑出聲,樂不可支地漾出小酒窩。

宣帝也不禁彎了彎唇,“調皮。”

這親暱的語氣與其說是斥責不如說是縱容,聽得安德福都忍不住掩眉低目。姑娘這麼胡鬧的話兒都能容著,奴婢英明神武的皇上哎,您可真算是栽了……

話雖如此,安德福心中卻也是滿滿的溫情與愜意,他自宣帝少年時便跟隨於他,看著宣帝一步步從深宮傾軋中登上帝位,也看到了自家主子數年來的孤寂冰冷。現如今好不容易有個人能讓他這主子活得更有人情味兒,這人還也是他看著長大的姑娘,他自然是樂見其成。

至於什麼年紀身份的,那能算什麼問題?

榆城花燈會並非宣朝固有的節日,而是榆城端午之前自有的小活動。據聞幾十年前,有一位少年家中貧寒,很想在端午前夕送心愛的姑娘一盞精美的花燈,為此他同寄居在柳枝上的遊魂做了交易。遊魂贈與少年精緻的柳枝花燈,少年便要代替遊魂轉而守護這蓮湖邊的柳樹。少年答應下來,所以在端午前夕,他心儀的那位姑娘才漫步到湖邊,忽見這湖邊所有的柳樹上都掛滿了花燈,花燈為她而亮,且每盞上面都寫有她名中一字,拳拳愛意溢於言表。

後少年與這位姑娘喜結連理,故事傳遍整個榆城,第二年端午前夕便有不少男女前來模仿此舉,果然成全了不少佳偶。數年下來,這便成了榆城獨有的小節日,發展至如今,花燈會這晚還會提前請出端午才有的各式神佛,在大街上游行。

雖是起源於男女之緣,但實際上現在的花燈會是男女老少皆宜。街上人頭攢動,宣帝知漪身旁有侍衛開道,倒不至於被人擠著,只不過小姑娘個子不夠,往往都要踮起腳才能看見這路邊各擺的都是什麼攤,宣帝便直接成了她的第二雙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