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章 提議

第91章 提議

慕老夫人滿懷期待而來,半含希望而去,臨出絳雪軒時回頭看了好幾眼知漪,眼中盡是不捨。

待她身影完全不見,知漪拿起冰碗消暑,中途不自覺含著銀勺發起呆來。惜玉上前為她打扇,小聲問道:“姑娘可是已經答應了慕老夫人?”

搖搖頭,知漪起身走至窗邊,隨手撥弄了兩下懸在上方的小金鈴,鈴聲清靈動聽,知漪歪頭細聽了會兒,不禁露出略帶孩子氣的微笑。

其他宮女還未進來,身邊只有憐香惜玉,知漪輕聲問道:“你們覺得慕老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惜玉細想了下,快嘴道:“奴婢覺得看上去挺可憐的哩,對姑娘也是真心疼愛。慕老夫人說的話確實很有道理啊,而且姑娘……這些年的事情,如果慕老太爺和老夫人真的不知情,好像……也確實……怪不了他們。”

她說得猶豫,有點怕自己的話引起小主子的反感。惜玉入宮前祖母外祖母都尚在,雖然只是市井小婦人,也有點重兒輕女,但不妨礙惜玉記住她們對自己的點點慈愛。將心比心,看到慕老夫人這麼溫和慈祥的老人小心討好自家小主子的模樣,惜玉看著就覺得酸酸澀澀的,如果自家姑娘也能得到親人的疼愛就好了。

知漪眨眼,“我也沒怪過他們呀。”

惜玉吐舌,“奴婢知道小主子沒這個意思,只是說說而已。”

等知漪思考了會兒惜玉的話,憐香才幾步上前幫知漪披上清涼的薄紗披肩,柔聲道:“姑娘可不要被惜玉的話影響了,她這人向來心眼大,姑娘之前什麼想法就還該是什麼想法兒。慕老夫人看起來是真心疼愛您的,的確有意彌補您,但以姑娘的聰慧,也定然看出慕老夫人來意不僅於此了,奴婢不過一個下人不該多說什麼,只是姑娘若真要下什麼決定,奴婢覺得還是應該先多聽聽太後娘娘和皇上的話,他們也許還有別的安排呢?”

被憐香這麼嫌棄,惜玉嘿嘿一笑,摸了摸頭不再說話。論心思細上面她的確比不過憐香,對人心的思量上也沒有憐香想得多,畢竟以前靜太妃宮中極為簡單,後來跟在姑娘身邊,也從未經歷過什麼勾心鬥角的事。但敬和宮就不同了,她聽憐香說過,宮裡沒什麼人,只兩個最大的主子太後和皇上,所以敬和宮那些宮女內侍背地裡的心機暗算都不少,因為誰都想入太後的眼,一舉成為敬和宮的紅人。

能讓太後另眼相看還被賜給姑娘的憐香,當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知漪點頭,“本就是這麼打算的。”

說著,她半倚在窗邊,似自言自語道:“唔……皇上這時候在做什麼呢?”

“聽說皇上今日去西郊大營考校將士們去了,得差不多酉時才能回來。”憐香帶了絲笑意,“昨夜姑娘才在宸光殿待到了快亥時才回,莫不是就想皇上了?”

“對呀。”知漪撐腮答道,毫不臉紅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嘛,我和皇上分離了五六個時辰,算起來都已經差不多兩秋未見了,自然甚是想念。”

憐香惜玉俱是掩唇輕笑,她們姑娘怎麼就這麼坦誠呢。其他人家的小姑娘說起這種事總還要忍不住紅個臉嗔兩句,唯獨她們姑娘,自小就把這些甜言蜜語說得像飲水般尋常。

不過要是她們,若能每日聽到有人對自己說這些話,肯定也要開懷極了。

“阿嬤該起了吧?”

“這時辰,太後娘娘該在禦花園的涼亭裡乘涼,姑娘要去嗎?”

知漪嗯一聲,“隨意梳個雙環髻吧,正好把剛才的事和阿嬤說說。”

知漪行動迅速,不多時就已經進了禦花園。行走的青磚道兩側盡是滿園芬芳,夏季的的花兒個頭大,開得極豔,連吐出的花蕊也分外纖長濃密,條條紅黃蕊擠在花心中,偶爾迎風招展,迷人而不自知。

太後歇於玉泉亭,因亭前有兩處人工製成的小噴泉,亭內鋪的幾方地板用的又是難得的涼玉,雙腳邁入其上,便能自下而上油生一股清涼。

說起來,宮中許多極為享受奢靡的宮殿等建築,還都是託了先帝的福。宣帝是不愛擺弄這些的,索性承了前人遺惠,一舉兩得。

“酣寶兒來了。”太後對她招手,“到阿嬤這兒來,涼快。”

方才已經有人向她稟報了慕老夫人進宮尋知漪的事,但太後不急不躁,半個字也沒問,只等知漪自己開口。

知漪照例在太後懷中歪了會兒,片刻後緩緩開口,“阿嬤,今日慕老夫人來尋我了。”

“嗯?”太後拍拍她的手寬慰,示意知漪繼續。

視線膠著在亭外一朵伸展出的花兒上,知漪輕言細語將今日的對話複述出來,憐香惜玉從旁聽著,覺得簡直是一字不差。也是,她們姑娘向來記性好,背書在太學院中名次都是前幾位,將對話完整重複一遍自是不難。

太後含笑傾聽,無論聽到何處都沒變過神色,末了心道這慕老夫人想來是江南待久了,再不複以往的當家主母銳氣。如今對著知漪這麼一個小姑娘都能賣起可憐來,這作態……她還真有些看不上。

心中看不上慕老夫人的做法,太後卻並未明言。知漪性子良善真誠,除了幼時的那場大難,幾乎就沒經歷過什麼坎坷,有時候就難免容易心軟。慕老夫人今日此行此言,明顯打的是“動之以情”的牌子,處處顯得是為知漪著想,又說得那般小心可憐,也怪不得懷中的小姑娘動搖了。

沒有評價慕老夫人的話,太後溫聲道:“酣寶兒,有一件事你想錯了。”

知漪疑惑望去,聽得太後解釋,“民間流言固然會有損皇家民聲,但你覺得,這種流言對阿嬤和皇上來說,真的能成問題嗎?”

知漪一細想,便明瞭太後的意思。但凡學了些帝王心術的人便明白,百姓通常都是被引導的一方,因為他們所知道得太少,必須要他人來告知,而這個他人,便是身處高位之人。俗語有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其實不僅是要少做會讓百姓有意見的事,更多是在讓帝王要懂得如何去駕馭統治百姓的言和思,讓他們凡事都能順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想、去說。

這些太傅沒有告訴過她,但是宣帝早就在各方面無形地教導過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