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京中瑣事
敬和宮的夏風自雲清湖吹來,自帶著颯颯涼意,廡廊前的小花園生機正盛,花瓣滿地,芬香撲鼻。太後慵懶地躺在窗前美人榻上,由林嬤嬤輕輕打扇,原嬤嬤端來一碗補氣湯,在太後示意下放在了一旁小案。
“皇上他們去了多久了?”太後漫不經心道,雙眼半眯,似睡意正濃。
“回主子,得有兩月半了。”原嬤嬤笑,“主子是不是想姑娘了?”
太後搖搖頭,無奈又好笑道:“哀家自是每日都在想這小東西,但跟在皇上身邊,她怕是除了寫信時,便再想不起哀家這阿嬤了。”
她這話裡盡是埋怨,可兩個嬤嬤哪聽不出主子語氣中的疼愛。宮中無人,皇上和姑娘一走便只剩主子孤身一人,要不是信王妃會時不時帶著世子進宮看望主子,信王也會來耍寶一二,主子怕真是要每日落寞了。
“可說了什麼時候回?”
“約莫……還有一月吧。”原嬤嬤不確定道,“上次皇上來信,不正是這麼說的?”
太後一怔,手拈起一片從窗邊飄來的花瓣,“哀家年紀大了,忘性大。昨夜用了酣寶兒著人送回的香枕,今日倒是覺著精神不少。”
嬤嬤們但笑不語,怕不是香枕起效用,而是主子惦記著送香枕的人,才覺得精神好吧。
“莊氏今日如何了?”上次命太醫救回莊氏後,每隔三日就會有人向太後回稟莊氏的狀況。
起初太後還真當是莊氏遇到了什麼事自己想不開,才鬧著要自盡。她本還詫異,按照她所瞭解的莊氏的性子,那般高傲驕矜,再如何也不該會選擇自盡。
心中存了這份懷疑,太後不免讓太醫和跟去處理事務的連總管多上心調查幾分。這一查,果然就查出了問題。
照莊氏身邊的婢女交待,莊氏近年來的精神大不如從前,往常是一個不順心便甩臉子發脾氣,現如今不高興卻是整日傷春悲秋迎風流淚,憂鬱成疾,人也愈發消瘦。
莊氏早先是莊家的嬌嬌女,莊尚書和莊老夫人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沒成婚前莊氏性子明媚大方,天真驕縱,即便成婚後因為慕連秋養外室和迎妾一事做了些荒唐事,也從來沒因此自怨自艾過,想來是將過錯全推到了慕連秋身上,所以才對流著慕連秋一半血脈的女兒那般不管不顧。
慕連秋沒有與她和離,莊家也未倒,所以即便不得慕連秋喜愛,身為莊家嫡女的她在慕府日子也不會差到哪去。事實正是如此,這些年莊氏除了在慕府閑待著外,她時不時便會出去同往日閨中好友玩樂,參加一些諸如賞花宴的宴會,日子過得瀟瀟灑灑,怕是比慕連秋還要快活。
這樣‘灑脫’的莊氏,卻突然變得憂思成疾,除去慕府外那些不知情的人,約莫也只有慕連秋沒察覺到不對勁。
那太醫順藤摸瓜,果然從中發現了莊氏平日用的膳食,房中擺放的字畫、香爐,甚至是院子裡的花兒,都暗藏了殺機。那殺機卻不是直接將人致死,只會讓莊氏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人逐漸消瘦,就算是親眼見著這一過程的人,也只會當莊氏是因為常年受冷落無人陪伴而變得脆弱敏感。
慕連秋在管家一事上還沒有太過荒唐,莊氏不願插手,他便交給了幾位信得過的心腹管家。可惜他忘了作為主子,他本身的態度就是一種風向標,他素日那般寵愛貴妾林氏和林氏所生的庶女,在下人們看來本來就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如此經年累月,林氏即便沒有得到真正的管家權,收買些心腹或讓人為她辦些事肯定是沒有難度的。
太後早年深宮爭鬥看得多,林氏的這點手段在她來看說不得高明,但用在那樣一個慕府,還真是足夠了。太後不願插手慕府這些腌臢事,要不是為了知漪,她連莊氏生死都不會管。著人將莊氏的傷情和致使她憂思成疾的幕後黑手告訴了莊老夫人,太後便沒再怎麼管這件事,只偶爾聽些訊息作為消遣。
莊老夫人聽得女兒竟被一個小妾害成了這般,哪還坐得住。怒極之下拿了太後命人給她的證據就去慕府尋了慕連秋和林氏算賬,並當場要發賣了林氏,不過林氏畢竟出身也不差,又有慕連秋護著,暫時的結果是被發配到了慕家京郊的別莊中。那莊子裡什麼都沒,只讓林氏帶了個貼身婢女去,聽說連平日的吃穿用度都要靠林氏自己變賣首飾來維持。
慕連秋心中有愧,在莊老夫人派去人的看管下也沒去偷偷幫林氏,最近還隔三岔五地去莊氏房中看她,對府中整日哭哭啼啼的庶女也生了幾分厭煩。
原嬤嬤道:“似乎那病有所好轉,不過還是受不得什麼刺激。聽說前日那庶女吵著要姨娘鬧去了主院,驚擾了莊氏,莊老夫人聽後就要把人一同送去別莊,但被慕大人攔了下來。後來慕大人將庶女關在了房中,請了個嬤嬤管教著,每日用膳時也不得出房。”
太後嗤一聲,“這慕連秋……”她頓了頓,似乎覺得連說起這人都覺得不舒暢,“酣寶兒有這麼一個爹爹,著實叫哀家放心不下。皇上當初也是,天下有才華之人那般多,怎就看上這麼一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說著,太後竟是埋怨起當初識人不清的宣帝來。自宣帝登基後,她也少有對人評價如此極端的時候,想來也正是因為和知漪有關,才會對慢待她心尖上寶貝的人這般尖銳。
原嬤嬤笑,“皇上那時正是用人之際,這些大人們的品性當初考校時都是無大錯的,誰知道後來這位慕大人會鬧出這種事呢。”
太後依然不滿,還要說什麼,殿外已有人報信王爺又令人拿了信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