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下午,但在開幕法式的日子,人流一直會持續到太陽落山。
“大仙”在夜裡是不做法式的,據說那樣會受到狐仙的懲罰。
王也小的時候也對狐仙的傳說產生過興趣,因為人們口中的狐仙都是十分美麗的女子。
事實上狐狸在上古和遠古時期都是一種祥瑞的代表,也曾位列於瑞獸的行列之中。
傳聞在大禹治水的時候,他為了匡扶天下整日忙碌,無娶妻生子之心,眼看有可能絕後。某日他途徑塗山,遇見了一隻九尾白狐,想是天意要他多子多孫,於是便迎娶了當地族女女姣,並生下了啟,傳為了千古佳話。
後世一些人因為利益糾葛,刻意抹黑狐仙,使其成為了一種人們較為厭惡的。所謂三人成虎,千百年傳下來的,也就不好再正名了。
其實萬事萬物有好就有壞,人類更是如此!何以一概而論之?
王也認為這是荒天下之大謬的事情。
所以性善性惡的爭論根本就沒有必要,從王也的角度來看,應該是“人之初生,善者善也、惡者惡也”,至於其隨後的發展情況,一個“易”字足矣。
因為環境不同、際遇不同、經歷不同、想法不同,善可易惡、惡可易善,非善非惡、亦善亦惡,唯“易”恆也。
王也沒有排隊,他並不是來求仙的。
雖然他並非不相信世間有一些能人,但是他決不允許這些能人利用其能力來傷害無辜凡人。各行都有各行的規矩,用那種能吃死人的丹藥來騙人這種勾當,就是破壞規矩的行為。
王也施展隱身術,又加持了龜息術,跟著一個年輕的少婦進了法式殿。
說是法式殿,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隱蔽昏暗的房間。
原本王也以為通靈之人是一個男人,但是此時端坐在蓮臺之上卻是一名中年女子。
只見她鵝蛋臉上一雙細長的鳳眼微闔著,倒是有幾分菩薩模樣。
王也仔細端詳,卻在對方臉頰之上隱隱縈繞著一絲灰色的氣體,正是他在王雪娟給他的藥丸中見到的那種破敗死氣。
果然和這神婆有關係!
王也已經用神識探查了對方的氣息,並不是修真者。但是對方身上有真氣散逸,顯然是一個武者,還是一個剛剛晉級玄級不久的武者。
王也還發現,在此神婆背後牆壁的書架,原來是一道暗門,那種破敗的灰色之氣從縫隙中飄散出來,慢慢地飄向剛剛進門的少婦。
忽然,那神婆似乎感到有什麼不妥,朝王也所在的方向定定的看了半天,只是並沒有發現什麼,便又有些疑惑地轉過了頭。王也雖然不懼,但要是被發現了也太沒面子了。不過這個神婆倒是有些門道,至少感覺很是敏銳。
神婆轉而對著進來的少婦微微一笑,道:“施主因何而來?”
此時,那灰色的氣息已經從眼耳鼻等進入少婦的體內,但是她卻絲毫沒有覺察。
少婦盈盈施一禮,眉目間有些閃爍,道:“小女子今日前來,乃是因為有人要害我丈夫,我想要替我丈夫求個平安。”
神婆微微點頭道:“恩怨輪迴,自有因果,此乃天數。逆天改命,篡改天數,乃不可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