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一次,凡人科技是被美國的gps坑了。
而這種事情,美國方面更是早已熟能生巧。
1996年切斷華夏gps訊號,使得導彈打偏了,只是小事。
2008年俄格戰爭期間,美國切斷了戰爭地帶的gps訊號,直接刺激了俄羅斯加快發展格洛納斯導航系統。
以至於2008年9月,普京下令追加26億美元資金。
2011年,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終於實現24顆在軌執行。
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只有24顆衛星在軌,才能正常服務。
而gps本來就是軍用大於民用的,甚至可以說,現在gps的民用,都是嚴格限制的。
就像gps的定位精度,只有10米,美國的技術,真的這麼差嗎?
當然不是。
10米的精確度,不過是民用gps的水準,是美國政府嚴格限制之後的水平。
至於美國軍用的gps,已經實現單機導航精度約為10米,綜合定位的話,精度可達厘米級和毫米級。
可以說,如果有了軍用gps的精確度,王凡完全可以把無人駕駛,大範圍推廣。
但很可惜,這樣的服務技術,美國方面沒有絲毫開放的打算。
而且,美國方面明確表示,gps服務,美國擁有解釋權,完全可以在特殊時期,遮蔽gps訊號。
這都是公開宣告的。
就像這一次,美國方面就是直接遮蔽了那些凡人智慧腳踏車的gps訊號,因此才導致著一系列的意外事故發生。
對此,王凡沒有辦法。
目前來說,全球範圍的定位服務,除了gps之外,別的都很是問題。
像現在的北斗定位系統,還不算完善,依舊在建設中。
覆蓋華夏及周邊的亞太國家和地區,沒有問題。
但要是想gps一樣,覆蓋全球,還要幾年,按照規劃,應該2020年差不多。
所以,在華夏和周邊的亞太地區,王凡可以用北斗,但其他地方,不可能。
而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也只具備早期的操作能力,2020年之後,才會發射完畢所有衛星。
等到覆蓋全球,恐怕還要更晚一些。
可以說,現在的伽利略導航,基本是個廢物。
至於說計劃的2020年,王凡覺得也不靠譜。
因為歐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統,缺的不是技術,而是錢!
歐洲航天局計劃,伽利略定位系統需要200億歐元的費用,其中歐洲航天局只承擔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交給私人資金。
因此,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太懸。
讓私人拿出133億歐元,很不現實。
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經過了幾次波折,覆蓋方面做得不錯了,就是接收方面和影響力,遠不如gps!
這樣看來,gps不靠譜,王凡能做的,除了和華夏合作,儘快搞定北斗系統,覆蓋全球,也只能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進行合作。
從效率上來說,當然是與俄羅斯合作更快,畢竟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已經完備,只要進行區域性升級,整合資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