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蜜蜂如此順利,讓蘭巧增添了不少信心。
蜂蜜這麼貴,大戶人家還暴殄天物的釀蜜酒,到時候再大肆宣揚它的保健功效,應該不愁銷路。
說幹就幹,她取出筆墨紙硯,開始設計蜂箱的結構圖。
這東西之前天天在閨蜜家見到,早已瞭然如胸,作為一個服裝設計畢業的,畫圖功底還是很不錯的。
大致形狀畫出來了,就是這大小引數有些為難,她正拿著尺子比劃,八叔走了進來。
“小姐,我已打聽到那個老花農的下落了。”
“他現在在哪裡?可還賣花苗?”蘭巧連忙放下手中的木尺。
這樣單獨面對蘭巧,他還是很不適應,總覺得舌頭在打卷,雙手侷促不安的搓著衣角。
“那個老花農姓唐人稱‘唐老倌’,他的兒子是個武卒,聽說去年死在邊關,兒媳不知和誰跑了,留下一對年幼的孩子,唐老倌是個鯀夫,兩個孫兒需要照顧,就不再賣花草。”
蘭巧沉默半晌,好不容易打聽到,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他家可還有花草?”
蘭巧的沉默,讓他不知所措,聽蘭巧這樣問,他小聲說道:“應該有,聽說他有個好兄弟,是在禦花園當差的,花籽都是他兄弟從禦花園弄來的。”
看他這樣緊張,蘭巧贊賞的說道:“想不到你打聽的倒挺仔細的,帶我去會會他吧。”
八叔一口應承下來。
七拐八繞,來到長一處偏僻的角落,馬車在一個窄窄的巷子口停了下來,蘭巧下了馬車,沿著滿是苔蘚的小路,往巷子裡面走去。
這裡人口密集,大多是貧苦人家,水溝裡散發著一股嘔人的味道,蘭巧皺著眉頭往前走。
八叔在一處破舊的土坯房面前,停了下來。
柴門虛掩,輕輕一推發出老舊的拉風箱聲音。
“阿翁,有人來了。”一個約麼四五歲的男孩子,看著門口的人立刻跑進了屋子。
“唐老倌在嗎?”八叔站在門口問道。
蘭巧好奇的打量起來,院子不小但是很雜亂,左邊堆著一堆破舊的花盆、樹樁,右邊種著一大片高低參差不齊的花盆,兩三隻雞悠閑的在裡面覓食。
過了半晌那老花農才拄著木柺杖,艱難的走出來,看到蘭巧一愣:“你們找誰?”
這正是先前在西市賣花草的老伯,蘭巧一陣驚喜:“老伯,總算找到你了?”
“找我?”老伯顫顫巍巍的走過來,他的一隻腿似乎不大利索。
“好久沒見阿伯去西市,你這是怎麼了?”蘭巧連忙走過去問道。
“安子,快搬椅子給客人坐。”唐老倌朝著屋裡喊道。
先前那男孩很快搬出一張烏黑的小杌子出來,陽光一照可見上面汙跡斑斑。
“姑娘,坐吧。”唐老倌說道。
“老伯,你先坐。”一看就知道他的身體不好,蘭巧連忙推辭。
老伯也不客氣,彎著腰艱難的坐了下來。
蘭巧打量起那片花草來,這些花草密密麻麻長勢良好,牡丹、山茶、茉莉、木槿花、菊花……種類還挺齊全的。
這孩子很又搬來兩張小杌子,蘭巧也不嫌棄,直接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