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蘭巧大半年沒有回京城,就連皇上都不免想念她做的飯菜,葉家一直對外聲稱,說是葉蘭巧的心情不好,想在外面遊歷一段時間。
從武當郡到京城,從京城到漠北,她的這些經歷,旁的女子根本不能企及,但是放在葉蘭巧身上,大家並不覺得違和。
他們先是到了涼州,表明身份後,拿出齊王的親筆信,涼州刺史楚大人,也就是齊王妃的父親,原本就是帶著冤屈離開的。
得知齊王的意圖之後,他信誓旦旦的表示,為了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哪怕拼盡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也要支援到底。
涼州這邊,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拉攏到齊王這一邊,秦玉瑾留下兩位死忠的暗衛,用來傳遞京城和涼州的訊息。
他們隨後又趕到黔中,意圖拉攏楊大人。
楊大人之前的態度不明,想要拉攏他可沒有那麼容易,秦玉瑾和葉蘭巧也不敢貿然表明自己的身份。
好在齊王安插在米行的那個掌櫃還算給力,給秦玉瑾透露了不少楊大人的事情。
得知楊大人的長子頗得楊家的寵愛,在葉蘭巧的慫恿下,上演了一出富家子弟被劫的好戲,秦玉瑾適時的出現解救了他。
這出苦情戲,很快讓他贏得了楊家的好感,他氣宇軒昂且為人正派,連楊大人對他也禮遇有加。
秦玉瑾這才“迫不得已”的表明自己的身份,將自己在漠北中毒,落入匈奴的圈套之事,添油加醋的給楊大人講了一番。
楊大人鎮守黔中,對朝堂之事向來不是很瞭解,聽了秦玉瑾的講述,他錯愕不已。
“太子殿下竟然為了個人的恩怨,不惜和匈奴勾結,迫害忠良?”
秦玉瑾委委屈屈的說道:“若非神醫把我帶到苗疆,讓我起死回生,我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昏睡了幾個月,大家都已以為我戰死沙場,害我現在落到了有家不能回的地步。我一醒來就想著回漠北,想不到遇到賊人對令公子下手,機緣巧合之下,才助了令公子一臂之力。”
苗疆和黔中相隔不遠,且苗疆的醫術聞名遐邇,秦玉瑾中毒的訊息,早已傳到了楊大人的耳裡。
若非如此,王大人也想不出來秦玉瑾有什麼理由,會千裡迢迢的趕到黔中,他的這番說辭,楊大人深信不疑。
而葉蘭巧此時,則扮演著秦玉瑾的貼身丫鬟。
秦玉瑾來自京城,楊大人不免問起他唯一的胞妹,衛楊氏的情況。
提到衛麟的嫡母,秦玉瑾的臉色一變,欲言又止。
楊大人微笑的說道:“我這個胞妹,因為沒能生出兒子,確實慪了一些氣,只可惜孃家隔的太遠,秦公子不妨有話直說,好讓我們知道她在京城過得怎麼樣。”
秦玉瑾喝了一口茶,醞釀了一下情緒,這才尷尬的說道:“衛家有一個庶子,因得父親的寵愛,在京中欺行霸市無惡不作,很是霸道!聽說衛夫人的地位,確實不如那位的生母。”
楊大人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自古以來母憑子貴,一個庶子竟敢橫行霸道,無非是因為他有一個得勢的母親,看來自己的胞妹,在府中的地位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