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7章 如有神助

西門止的判斷毫無疑問是很有前瞻性的,但敵人的行動卻超乎了常理。

在兩面進軍的同時,匈奴還派出了第三路大軍,向著秦長城之西的蕭關進發。

已經突破了秦長城還費勁去攻打蕭關有何意義?

本來是沒太大意義的,宋國也沒在那裡部署太強的兵力,但關鍵是派到那裡的守將。

匈奴可不是會等待的主,會等待的匈奴人已經在宇宙消散了,現在是單於稱王,性急如他,當然是立刻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密密麻麻的四十萬匈奴騎兵,彷彿和天際的烏雲融為了一片,像夜幕一樣把秦之巨龍給吞噬。

……

蕭關倚山而建,連線秦長城,只是隨著地形變動,其所在位置變得更為險峻,如果敵人從北面來襲,即使有十萬雄兵,也難以取下。

蜀地派遣霍長生的意圖,姜墨兩家是知道的,但和過度保護的蜀地不同,兩家無法把霍長生看做一個小孩子。

論歲數,霍長生其實也就比姜艾小一歲,比他更小的人都已經在戰場上了,如果說是身體緣故,心蘭也已經為他治好,而且他可不是普通軍官,他可是一個八階強者,蜀地唯二的強者!

這樣的強者你讓他躲在後方或是哪裡,質疑聲都能把指揮部淹沒,兩家不怕口水,但他們是認同口水的人。

所以折中之後,他們讓霍長生帶著三萬騎兵去守蕭關,憑蕭關的險峻,敵人怎麼也不會把那裡當做第一進攻點,而他自己也能憑著騎兵的機動靈活,想打就打,想跑就跑,他們給予了霍長生足夠的自由。

當然,其實他們內心也很清楚,這是一種狡猾的做法,因為只要有點為國責任心的將領都不會袖手旁觀。

只是他們不會料到,當霍長生知道敵軍帶軍沿長城內外並進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的不是逃跑,而是南邊的姜墨兩家、南邊的人們會怎麼樣。

然後,他選擇了出戰。

“我們唯一的勝算就是先擊潰長城南側的敵人。”霍長生召開緊急會議,卻不是為了討論,而是單純告訴部下們自己的決定。

兵貴神速,千裡奔襲,只為爭取那一瞬即逝的勝機,然後突破,擴大勝果,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結束一切——這便是霍長生的作戰風格。

不戰鬥的時候,他很樂於和部下打成一片,也會熱心聆聽部下的要求,但到了要戰鬥的時候,他可沒打算花時間和心思在沒有意義的討論上。至於畏懼害怕什麼的,他會沖在最前方,將之破開!

破開之後,他相信自己的部下能夠朝著自己撕裂的開口沖過去,消滅敵人。

他是這麼想的。

部隊的進發非常順利,這和霍長生平日裡就做好出戰準備是離不開的,而且這是由姜家和墨家共同出兵出物資下的“騎兵”,不少人都配備了先進的機動車,優秀計程車兵還配備了猛虎式魔導坦克和多人用巨型飛劍……反正無法在“前哨戰”混入到主力機甲部隊的,機動騎兵,現在都有不少在霍長生的部隊裡。

而姜家的騎兵就正常一點,多是西涼妖獸。

因為領土包括天水,而西涼之地是秦末來不及進入星之國的妖族的散居之地,當地的羌族人便馴養了一部分妖族為坐騎……三國時期憑藉著這些妖族坐騎,北唐的曹仲謀一度被漢國的馬超殺得割須棄袍,由此可見西涼妖獸坐騎之兇猛。

而姜家……或者說劉善的深謀遠慮和其名氣是相匹配的,天水之地在蜀唐之爭下經常易主,而西涼又是重要的坐騎産出地——那為什麼不把培養地遷移到蜀漢之中。

氣候、水源等環境技術隨著魔法技術發展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經驗技術那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肯做……這麼做的劉善最終是取得了一定成果,雖然姜家以防守為名,但他們培養出的漢中妖獸,也不比西涼坐騎差多少了。

只是由於機動部隊的“坐騎”不僅千奇百怪,更是體型龐大,混雜在部隊之中,即使姜家人數更多一些,妖獸的威懾力也沒那麼強了。

至於霍長生“混雜”兩家的部隊而不是讓他們單獨成軍,是因為他覺得部隊之間應該消除“不同家族”這樣的壁壘,畢竟大家都是大宋人,相互協調補缺豈不是更好嗎?

只不過這一理想狀態目前還無法實現,實際上開戰之前,部隊之中還有著很嚴重的磨合程度——習慣和壁壘不是說破除就破除的,就像蜀漢和大宋的合一需要契機那樣。

霍長生有信心,也相信那樣的契機會到來,他也在努力成為那樣的契機。

於長城南面進軍的敵人很快就出現在探測範圍之內,霍長生讓大軍稍一停頓,然後一馬當先沖了出去。

是的,敵人是有些愚蠢的,不知為何他們沒有把兵派在城牆上,這就導致了本應是並進的南北兩路軍被已經拿下的長城給隔開了。盡管要翻過沒有設定防禦魔法的長城不需要多少功夫,但也是需要時間的。

而那浪費掉的時間,就是突破口所在了!

“死吧!”

霍長生又一次化為了光,超越了光,帶著身後的部隊,沖向了敵人,

“你就是霍長生?”

然後被一股邪惡的暴風給沖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