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亞歷,意為沒有“壓力山大”。
宋人稱他為星之王,國人稱他為神明,星之神。
早期一直陪伴他的部下知道他叫“大人”,但那其實也不過是表明他有大人所沒有的“追求”和“夢想”罷了。
這個世上還知道他真名的人就只剩下一個了。
“為什麼你要這麼做!”
千葉死了,然而這家夥一點傷感都沒有……不,正因為瞭解這家夥,所以他很清楚,這家夥的人生,最重要的只有自己的夢想。
“可惡,我發誓,我這一輩子都會擋在你的身前!”
“沒問題,如果你能做到的話。”
只是最後他死了,在失敗中死去。
再次醒來,他變成了星將。
只為殺死那人的星將。
“我叫‘秋思葉’,我將助你們戰勝星之國!”
新一年的第一天,大宋迎來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客人。
一個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的人。
……
大氣中的雜質開始消散了。
星之神想要用雜質來篩選英傑,但系統卻相信數量能引發質變,因此他承認了世界的變化,從此晉升變得再無之前那樣的難度。
當然,系統馬上就發現了自己的失誤,但為時已晚,世界……即是那個一直中立的基礎系統,立刻把這個産生了意識的系統給湮滅了。
就像新出的遊戲,電腦硬體吃不消那般……整個世界的進步,威脅到世界的“不變”了。
再就是,那些不經風雨就晉升到更高層次的魔法師,真的有可能威脅得了那人嗎?而威脅不了那人,那麼他們能做的是什麼呢?
“神時代,不過是美稱罷了,禮樂崩壞,秩序不再,盡可預見。”
當然,這一切距離天球世界的人還很遙遠,但追究起來,一起都始於他們。
而遼國的易主之戰,更是一起開始的開始。
“你想做的就是,征服天下,然後推廣自己的意志?”
“沒錯。”
“那就如你所願。”
矯枉過正……這個形容也許有些不對,但從巫妖女王看來,星之神主導的世界法則就有這一毛病。
他鼓勵人們向著夢想的星辰大海進發,但他沒有告訴這些人,這之中存在毒雞湯一樣的陷阱,也沒告訴世人,就算擁有星之夢,也無法求得永恆,甚至連成為星將那樣的存在都做不到。
知難而進,求同存異,永無止境,這便是星之神在世界設立的三境界。
耶律文殊知道成功很難,但還是上了,然後擁有了星之夢,有了氣吞天下之心,但他若是以為自己能夠憑武力征服一切,那實在是太搞笑了。
你問巫妖女王自己?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世人總覺得要做到永恆,除了星之國的人們,就只有艾提拉的做法可取,但這不過是人們還沒達到第二境界的無知罷了。
世無唯一,理念如此,魔法如此,永恆法門也不例外。
雖說巫妖女王自身也沒強到哪裡去,但心境的高度,也是高度。
不死族說白了就是一種屍變,和鬼搭邊,越是高階,怨念越大。
這份怨念才是巫妖女王所思考出來能夠永恆的東西。
說到底,她還是能力不足,在明悟了三個境界,在見到星之國的存在之後,她放棄了,她不想進入第三層次,不想無休止地去戰鬥。
但也因此她有了永恆的“怨念”,有了近乎永恆的生命,成為這個世界第二位觀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