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絕妙的機會。”
乍看魏八柱國和宋的八部天王相呼應,內部實則差異頗大。
諸如侯莫陳、于思敬、賀拔、獨孤疑之類,也許實力不比陸抗、馬騰雲、姜水天等要弱,但魏國沒有給予他們封地,也沒給予他們組建獨立部隊的權力,讓他們和八王齊名實在有些勉強。
尓朱永早年最看重的是表親慕容紹,然而慕容紹的運氣總是缺了那麼點,每次勝利都有些不完美,留下了諸多被人口誅筆伐的黑點,其處境和宋的楊靖好不了多少。
再就是拓跋英了,他的確是八柱國之首,還擁有除尓朱永之外的魏國第二名八階中級作為副手,但他代表的是魏國皇權,這一次北方出事召集八柱國,第一個走出來拒絕的就是拓跋英,理由是要在南邊繼續搶地盤。
“如果在北方失去的土地能以五比一的倍率在南方奪回來,那我會毫不猶豫選擇留在南方。”
不僅是孝文帝兄弟,拓跋英也非常清楚這場戰爭是古蒙孤注一擲,和前面兩人不同,他是鷹派,甚至提出了放棄魏國在北方的土地,然後全民搬到宋境的建議。
六個八柱國指望不上,剩下的就唯有最強的那兩員了,而他們也是真正配得上和宋國八王相提並論的人物。
當然,這兩人如果再論高低的話,宇文獺無疑是相對弱的那位。他也沒有封地,只是他有自己的專屬部隊,有韋孝寬這員平平常常的武將……估計任何一人看到這裡都能猜出來被派往北方的是誰,也唯有他,才這麼看不起宇文獺。
高悲,也許會有人覺得這名字很怪,問為什麼不是高興、高漸離、高文、高德……事實上,他的父母一開始起的是和高興差不多的名字,或者說,是更貪心的名字。
高高興興、歡歡樂樂。
當然,不是高樂、也不是戴高樂,只是事到如今都沒所謂了,因為自他懂事起,他就不喜歡自己的名字。
什麼時候懂得事?那一天高悲可不會忘記,因為他的父母就是那時候死掉的,被入侵魏國邊境的突厥軍殺死了。
向南方的宋國學習文化制度,是魏國一直以來的國策,但在成功學到宋國的優秀之處之前,不少人學到的是宋人的懦弱。
或者說,學到了書生的天真幼稚。
圍在魏國四周的野獸便撲上來,撕咬他們的血肉。
所以那天高悲懂了,如果不能讓敵人悲傷,他們就無法高興歡樂,更不要提什麼幸福了。
於是,他舍棄了舊名。
那為什麼不叫高泣?
因為他要讓敵人連哭泣的機會都沒有。
這次北上,他是主動請纓,因為他要殺死那個産出懦弱思維的國家的將領,還有就是——
“段韶,給我殺光沿途的突厥軍。”高悲臉上宛若萬年寒霜,不動搖不惻隱,“古蒙不需要逃兵,膽敢窩藏逃兵的城鎮,也一律給我摧毀!”
“遵命!”
和只有兩萬專屬部隊的宇文獺不同,高悲不僅有八萬專屬部隊,更是有調動二十萬大軍的特別許可權和明確的封地,麾下斛律黑夜、段韶、高蘭陵每一個都是八階強者,放出來都是能取代任何一個柱國將軍的人物,他不自傲還有誰能自傲?
至於想趁機奪取魏國土地的突厥?誰搶誰的還不知道!
當然,盡管突厥外強中幹是古蒙內部公認的事,但能夠以數千人擊敗突厥十萬兵的部隊,大概也有宇文獺的水準了吧?所以他把兒子高蘭陵派了過去。
高悲當然知道蘭陵是宋國的地名,但關鍵是蘭陵在臨沂,他要征服那裡,然後把那裡的某座廟踩在腳下,以告慰父母在星空之靈。
所以他給兒子起了蘭陵一名,時刻提醒自己。
現在古蒙已經拿下了山東,但臨沂不屬於魏國……不要緊,那裡最終會屬於他們的,他有這個自信。
“黑夜,我們走。”
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