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兩支高麗艦隊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基本結束。
陸瑜軍沒能全殲敵人,在海上製造爆炸,威力還是被海之氣息削弱了不少,如此一來,他們人數不多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魔力跟不上,後續他們便選擇了撤退。
但這些都不代表他們沒有取得巨大勝利,六十艘的玄武海船被摧毀了四十多艘……要知道,當初在海州費盡心思埋伏,也只殲滅了六艘玄武海船。
“這是誰都無法抹殺的大勝!”
即使是陸抗也不能,只是他還是有微詞。
“做得很好,但這樣的成功無法複制,下一次敵人肯定有所防範了。”
高麗沒有重視只有區區五千人的陸瑜軍的接近,所以才釀成了敵不過又跑不掉的悲劇,但下一次可沒這麼好運——
“父親,你真的覺得光憑運氣就能獲得勝利嗎?”
“……”
“重要的不是我這次的方法,而是我採取這一方法的思路吧?”
方法是死的,只能取得一時成功,但方法論卻是永恆的成功之法。
良久,陸抗轉過身。
“我不會放棄自己的堅持,至於你們,想幹嘛,就幹嘛吧。”
彷彿背負著整個舊時代,陸抗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陸瑜知道父親今後都不會阻攔,甚至還會支援自己,但不知為何他開心不起來,如果可以,他更希望拉著父親一起前進。
陸家接下來會不會繼續前進先不說,倒是這一戰推動了由吳四季主導的古蒙第二軍團前進。
在吳四季確立自己領導地位的那刻,楊大目發來了通訊。
“即日出兵,拿下合肥。”
留著合肥,最初是打算將之營造為絞肉機一般的戰場,不斷消耗大宋的戰力,但經過上一站之後,楊大目反應過來了。
不能給大宋發展空間,要對付這個國家,就必須一壓到底。
對此,尓朱永也保持了相同的意見。匈奴和大宋西部打得不可開交,就是如此,他們都能擠出數十萬兵力來支援東部……不是說尓朱永無法對抗這變得更強的東部軍,只是不爽而已,他不爽自己沒能在兵力上佔優勢,他不爽自己必須以少打多。
他不爽陳暮雲那樣的敵人有可能再次誕生。
世人都說他磨死了陳暮雲,那不過是結果論罷了,擁有絕對優秀的兵力的他,在和陳暮雲對抗時,一次也沒能佔據數量優勢。
說他陰險狡猾也罷,那些外衣之下,是尓朱永對兵法正道以多勝少的追求,對坐擁大勢席捲天下的追求。
因此,陳暮雲那樣的人不應該存在,謝浩然那樣的人不應該存在,劍老那樣的人也不應該存在……他一路斬殺敵將,清除障礙,結果大宋展示出了驚人的任性和“造神”能力。
這讓尓朱永很是不爽。
而尓朱永不爽,楊大目就會非常不爽,在前者的授權之下,他這次出動三軍,準備拿下合肥的同時,一舉渡江。
“紅水陣不是無敵的,大宋無敵的只是能源供給,只要是魔法,花費時間就能破解。”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問題是古蒙軍要站在江邊,在沒有太大的打擾下進行推導,隨後才有破陣渡江的機會,而且還不是全破,只是區域性破除,馬上就會修複的那種。
再說,做這些的時候,大宋會傻傻地任由你破陣嗎?
“聯合作戰,我們也會!”
因此楊大目這次三軍齊出,拿下合肥就同時在廬江城和建業北岸同時渡江、並從海上攻擊申城,尋找機會登陸……由於三軍都有破除紅水陣之力和繞道之法,大宋只能同時防守,這樣一來,他們又一次能回歸到最熟悉的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