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嗎?所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我們人類的力量下,不過如此。”
建設中的城池裡,拓跋英望著熱火朝天工作著的人們,自豪地說道。
盡管這座城註定要拋棄,但建設的過程充分展示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讓拓跋英整個人都變得舒心起來。
人定勝天,這便是拓跋英的信念。
無論是上古的科學時代還是現在的魔法時代,任何技術創造出來都是為了征服自然,征服世界,與其說世界選擇了人類為主角,不如說是人類憑借智慧征服了世界。
當然,理念是偉大的,但化為實際操作的時候,拓跋英卻有些過於粗暴,和過於膚淺,過度誇獎人類克服地形的建築,掌握的也是移山倒海那種空有破壞而沒有任何美感的魔法——這樣的話楊大目沒打算說出口。
“情況怎麼樣?”誇耀過後,拓跋英問起戰況,卻不是問楊大目,在他心裡,楊大目乖乖做好沖鋒陷陣的角色就行了。
“回稟主帥,一切如常。”
他們口中的如常,自然不是說沒有敵人襲擊,而是指宋軍像平常那樣做著無用功。
拓跋英此戰另有所圖,但這不代表他要白白浪費自己士兵的性命,不過死人是真的而不是什麼分身之類,拓跋英是很想像對面那樣隨手召喚出一大群兵來,就算不能戰鬥也能幫忙築城,可惜這並不現實。
那如何減損?答案也不是多麼出人意料,就是用降兵。
拓跋英無法做到像金國雙翼那樣把宋人降兵轉為核心部隊,但由於魏宋兩國文化相近,所以在融入度上魏國還是遠勝於金國以外的國家。
而汲取宋國文化的好處之一就是練就出厚黑的處事方式,拓跋英表面還是宣言大家以後親如兄弟,還給予了宋人相對平等的地位和福利什麼的,但到了戰場,像如今,宋人降兵就是用來消耗的二線部隊。
魏國本國的兵員當然也有,但只有五分之一,而且都在遠離危險的地方,穿著部隊裡最棒最全的裝備,這些天來只是意外死了十多人……而那損失數是幾百倍以上的宋人降兵,哦,不對,現在應該稱是歸化部隊,每當他們死了人,拓跋英就算自己不去“傷心流涕”也會派人去慰問一番,思想工作做得槓槓的。
這些人因形勢而降,拓跋英從來就沒把他們算作自己的實際戰力,損失就損失了。而這種穩紮穩打的防守打法,與其說是按計劃行事,倒不如說是因為歸化部隊太弱不得而為之。
“那個劍俠會在這個時候來嗎?”
有幕僚擔心地說道。
這的確是值得擔憂的事,所以他們才聯絡上了遼國,讓他們協同助戰。
“怎麼說都是星之夢擁有者,星神眷顧之人,我對他有信心。”拓跋英信心滿滿地說道。
但他心裡想的卻是——
“放屁吧,對手劍俠也有不遜色於星之夢的真意,能不慘敗給我拖點時間就好了。”
魏國和遼國約好的是共同出兵,讓劍俠首尾不能相顧,但事實上,是魏國算計了遼國,他們這種築城的行為,最多隻能算是“戰術性”騷擾罷了。
嗯,是的,不是“戰略性”,因為那是他們之後要做的事……
“何事喧嘩?”
正想間,城西方向傳來了人們混亂的呼喚聲,本以為是宋軍的偷襲,但很快他就發現不是這一回事。
而且他知道得比傳遞過來的情報還要更快一些。
“稟告大人,是山體滑坡。”
拓跋英真的很想罵這個家夥謊報軍情。雖還沒完工,但拓跋英想給這城起名為‘蒙陰’,因為他們是在蒙山東北面築城,只是地形改變之後,城牆邊緣實際距離山巒地區少說也有數十裡……什麼山體滑坡能砸到蒙陰?你以為是火山大噴發嗎?
但地面的震動感卻是真真切切的,讓拓跋英不得不信,他迅速和楊大目飛過去,也是到了空中,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