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過來時候, 李文柏正在準備擴大酸梅湯的製造, 如何招收流民的事情。見到楊彥帶著笑跑來, 不由笑道:“不知縣尊大人可還滿意?”
“怎麼可能不滿意?那可是三萬石, 父親很高興, 對你誇贊了一番,這就讓我帶你去見他,還要給你一樁好處!”楊彥笑著道。
李文柏失笑道, “能夠解決縣尊大人煩惱就好。流民之事解決了, 也好安安穩穩開這個鋪子。”
楊彥笑了起來:“你隨我去就是了,定然你會滿意。”
李文柏啞然一笑, 他心裡並不在意什麼好處不好處的,只要縣尊大人日後罩著他就行, 卻也跟著楊彥來到縣衙, 心中有些好奇縣令給什麼嘉獎。
李文柏看著面前的縣尊,神色恭敬道:“見過縣尊!”
楊縣令看到李文柏的時候,含笑道:“起身吧,不必多禮, 坐吧!這次你獻出的方法很不錯,不僅解了流民的困苦, 還解了本縣的煩惱!”
楊縣令說到這裡, 李文柏連忙謙遜起來。
看到李文柏沒有絲毫驕狂,楊縣令更是滿意,捋了捋胡須道:“李文柏,你有才學, 本縣愛惜你的才能,覺得你只擔任一個商賈,實在是屈才了。我縣衙中如今正缺少一個書吏,不知道你可願意?”
李文柏聽到這個話語,頓時一愣,這書吏他也算了解了,這在日後可就是縣委書記身邊的秘書之一啊。
如果能夠擔任書吏,對自己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情。雖然商人現在也可以考科舉,但是多年來士農工商乃中這士第一位,商人的身份終究有些低了。而士的地位不可撼動。自己若是擔任了書吏,就接近了士的這個階層。在家族中地位煊赫,將自己趕出去的嫡母和李寶榮一定會震驚,甚至整個家族都會以自己為傲。
尤其是在這個小縣城,一個書吏可是握著不小的權力。
李文柏神色有些意動,但是隨即李文柏心中沉思了下,卻有些不甘心。
書吏始終是吏,並不是官,日後想要晉升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自己的抱負可不僅僅是窩在這一個小縣城內。想到這裡,李文柏便有些猶豫。
看到李文柏猶豫,楊縣令也不著急,自從知道李文柏那麼有魄力地將身上的資産捐出來促成那三萬石,他就隱約有些預料。
他翻看著手中的書冊,對著李文柏道:“賢侄,這件事情你既然猶豫,本縣也不勉強你,給你三天的時間來考慮。三天後,你在給我一個答複如何?”
李文柏聽到楊縣令的話,立刻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多謝縣尊體諒!”
楊縣令哈哈一笑,點了點頭。
隨後,楊縣令若有所指說道:“賢侄,本縣還有一件事可能需要麻煩你。”
李文柏微微垂眼,然後拱了拱手:“縣尊請吩咐。”
楊縣令緩緩說道:“如今大部分流民都在城外的窩棚,我已經命令師爺去各家取糧食了,會送到城外。我想讓你和楊彥一起去城外處理這件事情,也安了這些流民的心!”
李文柏一聽,躬身道:“縣尊太客氣了,草民本也準備去招募這些流民中的老幼婦孺!”
楊縣令點點頭,就留著李文柏在府中吃飯,這一次楊子良的夫人柳氏親自煲湯,舀了一碗湯到李文柏的面前。
柳氏榮長臉,眉眼秀麗,性子溫和不說,聲音更是如同潺潺流水,“這裡頭用了一點海菜,味道頗為不錯。”
“娘怎麼這麼偏心,不給我?”楊彥笑著說道。
柳氏的性子溫潤,無奈地對兒子說道,“你呀。”也親手給楊彥舀湯。
楊彥和李文柏都是行動派。
這一得了楊縣令的囑咐,就立刻行動起來。來到城外百丈坪的時候,這裡有許多臨時搭建的窩棚。
很多流民中都蜷縮在窩棚內。
在窩棚遠處則有幾十口大鍋正在煮粥。
一些已經餓極了的人圍在大鍋四周,望眼欲穿。
“都不要著急,縣尊大人已經湊足了足夠的糧食,大家可以吃個飽了!”一個衙役張口喊道起來。
另一個衙役對著他們道:“這是我們縣太爺之子,這位是李文柏李公子,他們親自來為你們施粥。李公子還要從你們這些人中招收些婦人來製造酸梅湯!只要不是太虛弱,有點力氣,踏實肯幹就行,還包吃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