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貢生

其他同樣認出王敦茹的學子心思可沒李文柏這麼複雜, 都忍不住將喜悅寫在了臉上。

座師是誰可是靠運氣的!有時候運氣好能遇上個實權重臣, 但大部分時候都是清貴, 這次居然撞大運遇上當朝相國監考!

這說明什麼?說明只要能今科得中, 以後就是相國門生, 前途無量啊!

一瞬之間,貢院之中士氣大振。

今日的王敦茹和那日在五華寺顯得非常不同,一身深青色鳳池紋官袍, 滿面威嚴, 半點不見在朝堂面對天子時的謹慎守禮和麵對李文柏時的親切和藹,官威盤旋在考生們的頭頂, 讓人忍不住想要臣服。

王敦茹先是簡單環視了一圈考場,又偏頭和副手低聲交談了些什麼, 最後才點點頭, 一揮袖袍坐下,左右等候已久的吏員開始分發考卷。

考場的規章制度此前已經被重複多遍,考生們默契地把脖子縮回去,生怕考官們一個不高興將自己判為作弊。

考卷被分批次擺放在各個隔間的桌案上, 待分發完畢,王敦茹一聲令下, 考生們這才迫不及待地低下頭開始讀題。

會試三場九天, 第一場考的是貼經、墨義,考的主要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和現代考試的“完形填空”題有異曲同工之處。

進士科重詩賦策問,貼經不過是基礎中的基礎, 放在第一天考,也多有給考生們先練練手,熟悉熟悉考場氛圍的意思。

李文柏一目十行讀完題,背後有冷汗滲出。

幸好王行之針對經義對自己進行過慘無人道的特訓,否則就憑原身那點水平,恐怕是連題幹都看不懂!

還以為因為佔比不重所以會簡單一點,不愧是傾舉國之人才每科最多也只招收二十人的進士科,太變態了!題目比之明經科根本不會簡單多少!

餘光看到對面周圍的考生,大多數已經開始埋頭奮筆疾書,也不乏有些濫竽充數,走關系透過省試的,此時正對著考卷發呆。

粗略計算下時間,三天勉勉強強夠做完全部題目,李文柏深吸一口氣,摒棄雜念開始專心做題。

很快,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考生們有些開始生火造飯,有些拿出隨身攜帶的幹糧開始啃。

大齊的幹糧遠沒有後世豐富,許多生活較為貧困的考生買不起米麵,就只能攜帶幾扇糙餅充饑,雖然入口的味道難以言喻,好歹也不用餓著肚子。

李文柏搭起王行之為他準備的簡便型小火爐,從小框中取出少量白米和水,熟練地開始煮飯。

除了米,包袱裡還有些鹹菜、醃肉之類不易腐壞的吃食,放在米中一起熱上一熱,就是一頓可口的佳餚,比尋常人家的夥食還要好上不少。

為了通風,也是為了防止火災,考生們吃飯都是在外間的走廊上進行,此時會允許彼此間短暫的碰頭,但若是想作弊,則是異想天開,巡邏計程車卒同時也會嚴格許多,若是有對答案的嫌疑,接下來便是重點督查的物件,所以這個時候,許多人為了避免被誤會,反而悶頭吃飯,不會與其他人有眼神上的交流。

李文柏隔壁的考生看起來已經年過四十有餘,穿著打滿補丁的長袍,此時正盤腿坐在地上,就著涼水啃糙餅,顯然家境並不是很好。

雖然竭盡全力忍住朝李文柏方向張望的慾望,李文柏還是敏感地察覺到了對方的渴望,抬頭一看,那人手中的糙餅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啃完,正大口吞嚥著涼水,一張餅顯然不夠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吃飽,但對方並沒再拿出一張,想必是生活困窘,連基本的飽腹幹糧都無法周全。

這當然不是辦法,雖然吃飽了也不一定能考上,但餓著肚子考試肯定沒辦法發揮全力,李文柏想了想,將煮好的第一份飯食就著飯盒遞過去,反正他帶的幹糧足夠,別說九天,勉強一點甚至能吃上半個月。

那考生感激地看了李文柏一眼,點點頭,也不推辭,接過飯盒就大口吞嚥起來,看上去餓得不輕。

在考場上此等互助十分常見,同為舉子,對貢院中的環境都是感同身受,彼此間競爭關系其實也沒有那麼激烈,如果有幸考上就都是同科,互相幫忙也是常事。

很快用完飯食,李文柏抬頭看看,發現對方桌案上並沒有蠟燭,不用想,要麼是根本買不起,要麼買得起也不夠,只能好鋼用在刀刃上。

這樣怎麼考試...

李文柏無語,順手抓起一盒蠟燭遞了過去,賀府和王行之各自給他備了一盒,都足以用上九天有餘。

那中年考生正就著自己的水清洗李文柏遞過來的飯盒,見狀一怔,眼眶似乎微微發紅。

李文柏笑笑,示意對方無需在意,自己這邊足夠用了。

考生點點頭,接過蠟燭在桌案上放好,又整整身上破舊卻漿洗得發白的衣衫,站起身鄭重朝李文柏施了一禮。

李文柏一愣,趕緊起身回禮,彼此間又交換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