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第一個軍功

想到這裡, 李文柏腳下加速, 快步向前面走去, 果然如同他所想一樣, 前面的坡勢見緩, 不遠處就看到了沙灘。大喜之下,也顧不得阿二有沒有跟上,一躍跳到了沙灘上, 沿著沙灘往海岸的深處走去, 一路上邊走邊用木棍四處查探。

阿二被李文柏搞得有點不知所措,反應過來的時候李文柏已經走出了很遠, 連忙快步追了上來問道:“東家,可是有了什麼發現?”

李文柏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裡沙灘和海平面已經處於同一平面了, 建立船塢碼頭問題不大, 而且你看這裡的土壤。”

阿二低頭順著李文柏指的地方看去,果然這裡的土壤已經不再是鬆散的沙土,而是有著砂礫和黃土的堅實地面。

李文柏繼續說道:“我剛剛檢視了一下,這些土壤的密實度已經可以打地樁了, 只是下面可能有岩石層,但這沒什麼, 既然這裡已經不是松軟的沙土了, 只要我們再找找,肯定會找到下面沒有岩石層的地面,這樣我們建立廠房的地方就有了。”

阿二雖然對李文柏所說的話聽的一知半解,但一些關鍵詞還是聽懂了, 見到李文柏欣喜的神色,也高興的說道:“東家,這是不是就叫做天無絕人之路?果然東家有神仙保佑,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李文柏對阿二這時候拍的馬屁很是受用,只不過時間緊迫,不能停留太久,跟阿二說了一聲:“走,我們再沿著這片沙灘看看,說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好地方了。”

兩個人沿著沙灘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有幾塊凸起的礁石矗立在岸邊,李文柏一直看著腳下,用木棍勘察土質沒有注意,但阿二一直注意著周圍環境,突然提醒道:“東家,你看前面礁石上有個人。”

李文柏抬頭一看,果然不遠處的礁石上坐著一個人,看起來是個漁夫,頭上戴著鬥笠,身上披著蓑衣,身上破破爛爛的,看起來十分愁苦。

李文柏正想找個人問問周邊地形,比自己這樣盲目的尋找要省時省力多了。而且那人既然是這般的打扮,定然是對附近很熟,才會如此。

兩個人向著礁石走去,“老丈,您可是住在這附近?”

漁夫本不想理會兩人,但見李文柏穿得好,也不敢不回答,說道:“見過貴人,小人確實居住附近。”

李文柏若有所思,也不再做隱瞞,說道:“在下李文柏……我見小漁村已經荒廢,本想附近無人居住,不想老丈居然還在附近居住。不瞞老丈,我本是官府安排在這小漁村建立廠房之人,今日前來只為尋找一合適之所。”

漁夫聽到這裡,眼睛終於有了一絲的表情,因為李文柏的事跡已經傳遍廣陵府,尤其是最近大肆招收流民,說是能夠妥善安置流民,這比官府的賑濟還來得有效,畢竟賑濟只是一時之解,但是流民無所生計,依然不是長久之計。

漁夫雖然不知道何為建立廠房,但一聽這事就反應了過來,李文柏能給流民活路,是不是也能給他們活路了?

當下,他立刻就跪了下來,說道:“原來是李大善人,您在樂平縣的時候就安置了無數的流民,您來這賤地,是不是來給小人們一條活路的?”

李文柏聽完這話感覺到有些汗顏,自己一開始的想法只是想賺點錢,卻沒想到被推到了如此高的地步,好像自己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一般,不過既然在百姓口中把自己口口相傳成這樣子,那自己就不能讓天下百姓失望,以後還是要多做一些謀福百姓的事情。

李文柏先是把人拉起,再拱了拱手說道:“老人家謬贊了,本人就是李文柏當面,只是一小小商人,當不起老人家如此厚愛。”頓了頓又說道,“聽老丈的意思,這裡還有其他人居住?可我去小漁村的時候已經荒廢多時了,不知老丈此刻居住何所?”

漁夫長嘆了一口氣,語氣沉重:“天災來襲,搶匪肆虐,本來我們魯家村大部分都是以打漁為生的漁夫,可是前些日子天災一來,這打魚的營生算是斷了,加上村子離府城太遠,成了搶匪喜歡光顧的地方,很多人受不了就搬走了,也不知道是投靠了親友還是當了流民,剩下我們幾個孤老頭子,年老體衰又舉目無親,只好流了下來,可是當初的村子也不能住了,只好躲進了這荒郊野外,能躲幾時躲幾時吧!說不定哪天災禍一來,就一把枯骨入黃土了。”

李文柏聽了這話有些不是滋味,幸而那位老人也是看得開的,廣陵府下轄六縣,這一次的水災過後,整個廣陵府誰人不知道樂平?尤其是那聖旨下後,所有人都知道李文柏是個能耐人。

漁夫見著李文柏的神色,反而轉過頭說,“李大善人不必如此,既然官家讓您來了,我們就還有一條活路。”

李文柏道,“老丈不知可否帶在下到現在所居住的地方看看?”

漁夫聽到李文柏這麼說,便立馬開始收拾東西,從礁石上走了下來。

兩個人隨著漁夫,沿著沙灘南行兩裡,走到了一塊地方,此地地勢平坦,幅員遼闊,靠著海邊的地方還有一個凹口,正是建造碼頭的絕佳地方,而在遠離海岸的一邊有著一片竹林,靠著竹林邊有著幾座竹木所制的房子,雖然比起木屋差了不少,但是比起茅草房又堅實許多。

李文柏大喜,讓阿二在一旁等著,自己勘探土壤,只見離著沙灘不遠靠近竹林的一側,地面堅硬,建立的廠房也不易倒塌。

李文柏暗暗點頭,對老漁夫說道:“老丈,不知這地方是如何尋到的?”

漁夫不明所以的說道:“這原本就是我們村以前砍伐竹木的地方,竹子可以做竹筏,又可以做木柴,而且靠近竹林若是搶匪來了,還可以進去躲一躲。”

李文柏點了點頭繼續問道:“老丈,若是我言明官府,讓官府把老丈和村人遷入府城居住可好?”

老漁夫先是驚喜,隨即眼眸又是暗淡了下來,搖了搖頭道:“我們在海邊居住了一輩子,已經習慣了,要是到了府城又如何生計呢?”

李文柏略一沉吟道:“官府和地方豪門搭設粥棚,想必不會讓老丈和村人餓到。若是老丈不願意,那我在此處建立廠房,老丈和村人若是願意,可以到工廠內工作,每個月可以領到一些銀兩可好?”

老漁夫雖然不知道工廠是什麼,但是聽說有銀兩可領,便道:“李東家若是不嫌棄小人一把老骨頭,能夠幫上李東家的忙最好。這銀兩就不必了,如果能施捨些粥食,又不讓我們離開這片地方就可以了。”

李文柏也沒有時間多解釋,至於銀兩以後按照工資給予就好了,反正建立工廠又不多幾個工人,這些老人雖然體力差點兒,但找個差事恐怕不難,這就交給阿二他們了。

此時日頭已經高升,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告別了漁夫,李文柏帶著阿二把周邊地形粗粗的看了一下,估計了一下面積,又找了個稍微高一些的地方,把宣紙鋪好,一邊設計整個圖紙,一邊給阿二講述著建造中的注意事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驗室的要求,同時讓阿二暗中修建一個密庫,說不定會有大用。

兩個人勾勾畫畫完成以後,時間已經是午後了,若是再不走,那趕回廣陵府就天色全暗了,而且還有個孫嵩薟在等著他們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