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崔本應下趙鶯鶯的話, 到了第二天就和崔源說了事情。趙鶯鶯本來就是盡人事以待天命而已, 接下來的事情就沒有多過問了——最重要的是她這個當嫂子的不適合多過問,若是萬家大姐兒最後和崔源的婚事成了, 那就是她弟妹!哪一日知道她這個當嫂子的曾經多說過這些話,到時候就是一個大度人也得來脾氣!

第二日,眉嫂子上門了。桌上擺了各種酥糖點心, 都是她愛吃的。見到這個眉嫂子立刻眉開眼笑, 不是差這一口吃的, 就是趙鶯鶯貼心她,她心裡高興。等到坐下了,開頭就閑道:“聽說你昨天一起給你加小叔子下定去了?”

趙鶯鶯點了點頭, 手上正打著絡子。都是那種一根根的基本結,對於趙鶯鶯來說十分簡單的那種。趙鶯鶯平常無事的時候就手上打著玩兒, 攢在一個盒子裡,等到用的時候直接就能用。

別看這種基本結趙鶯鶯打的簡單,其實用出很多,小到帕子、荷包,大到帳子、簾子,都是能用的上的。趙鶯鶯手又巧,再簡單的絡子結子也十分精緻,滿滿地堆在盒子裡看的人稀罕。

眉嫂子看著趙鶯鶯手指上下翻飛,就像靈巧的蝴蝶一樣,幾下就編出一個結子的雛形來了,嘖嘖稱奇:“你這性子有些像我大姐, 手也巧,而且停不下來,總要找點事做才覺得自在。”

像他們這樣的婦女,既沒有貧苦人家主婦的家務和討生活的煩擾,也沒有高門大戶一腦門子的大事小事。真說起來是最得閑的,以至於常有無所事事的婦女揣著點心瓜子就走街串巷,各處說些閑話。

眉嫂子算是不錯了,每日還曉得在家做些正事,出門來的次數並不算太多。就是和趙鶯鶯等交好的婦女一起,也常有相約著做事的。可是那些養出來的懶婦女,真是連她也看不下去。

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趙鶯鶯的勤快和規矩簡直就是一個異類。

趙鶯鶯自己卻不覺得有什麼,人家覺得出門玩耍說話開心,覺得無所事事舒服,她就覺得做些不怎麼費神的工作就很放鬆了,左右只不過是大家喜歡的事情不一樣而已。真讓她整日什麼都不做,或者像個嘴碎婦女一樣說滿篇的閑話,恐怕她自己先受不了了。

她咬了咬嘴唇,帶著一點兒笑意:“我這算什麼勤快的呢?左右是些不累的活計,當作玩兒一樣就做了,要我說,我這日子和做閨女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分別。相比之下,好些討生活的婦女才是真的難呢!”

眉嫂子卻嗤笑一聲,她可比趙鶯鶯清楚——那些討生活的婦女也是生活所迫而已,若真讓她們過上輕松日子,十個裡面有八個還是要變懶的,這就是人的天性。只有剩下兩個才是勤快習慣了,就是過上輕松日子也改不過來。

不過這就沒必要和趙鶯鶯說了,反正她對這些也沒有什麼興趣。

眉嫂子心裡想了想,眼珠一轉依舊道:“差點岔開話了,之前還說你家小叔子的事兒呢!那萬家大姐兒生的如何?家裡如何?她家住在小秦淮河邊,和咱們這兒八竿子打不著,我都沒見過她呢!”

小秦淮河邊算是揚州最繁華的地方之一了,就算有其他差不多的地方,那也不會找甘泉街這一帶。由此可知萬家大姐兒平常根本沒有什麼機會到甘泉街這邊來,眉嫂子說沒見過她,十分好奇,那是她的真心話。

可真心話歸真心話,卻不一定是真的。萬家大姐兒生母的孃家就在甘泉街街尾,她偶爾也會來外公外婆家住上幾日,所以並不算不來甘泉街——也是因為此,才有了毛嫂說親的道理。不然她一個小秦淮河邊住著的姐兒怎麼會找這一帶的媒婆,還不是她外公外婆幫著操心。

“那萬家大姐兒的娘親也是甘泉街這邊出來的,只不過你沒注意而已。”雖然趙鶯鶯在這一帶住了這麼些年也沒注意過有萬家大姐兒這一號人,昨日小定才是第一次見她。

“你好奇萬家大姐兒?等等,等我弄完這一點——萬家大姐兒倒是和毛嫂說的差不多,生的俏麗。就看這一面也說不出什麼來,只覺得她家人真是十分多了。對了,看她打扮,似乎非常會裝飾,都穿的最時興的樣子,就是妝容也與咱們這邊的姐兒有不同。”趙鶯鶯一邊打結子一邊回憶道。

揚州風流在整個江南也是領導風氣的,而江南的流行有影響著天下。每年揚州這邊都會有許多新東西出來,妝容、香粉、首飾、布料、衣裳......揚州的姑娘都是很會追趕這些的。哪怕家裡不夠富裕,那也有自己一套辦法。

所謂富有富的玩法,窮有窮的玩法。

不過總體而言,肯定還是比不上小秦淮河邊上的姑娘,畢竟她們可是最接近流行的人了——大多數女孩子的流行都是從小秦淮河上花船裡的紅姐兒身上來的,她們家住小秦淮河邊,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說到這個眉嫂子立刻歪了話頭,她本身年紀也不大,對這種穿衣打扮的事情很上心。立刻拉起趙鶯鶯說些香粉胭脂衣料的事情——她這樣讓趙鶯鶯立刻鬆了一口氣,趙鶯鶯是真的不想和人談論萬家大姐兒。

倒不是她討厭萬家大姐兒,甚至不願意提起她。只是這姑娘很大可能就是她將來的妯娌了,而如今還是一個待字閨中的黃花大閨女,議論的太多總覺得不好。當然,也幸虧眉嫂子並不是刻意要說她,只不過是找個話頭而已,不然也沒那麼容易被趙鶯鶯歪開。

只不過趙鶯鶯沒想到的是大家對源哥兒這個未婚妻興趣這麼大,過了幾日她回家參與趙芹芹的小定的時候,她大姐趙蓉蓉還特地提起了一回——正是上次王氏給趙鶯鶯說過的那戶讀書人家,兩家已經說定了婚事了,看著好日子,這就要小定。

當然,趙芹芹今年才十六歲,並不會如萬家大姐兒這樣緊急就成親。等到下聘也是今年秋天的事情了,至於真的成親,那是明年的事情。這樣的話就和趙鶯鶯一樣都是十七歲成親,不早不晚很合適。

這戶讀書人家姓蔣,如今的當家主婦,也就是要當趙家女婿的哥兒的娘親,人都叫做蔣大太太。這一次她帶著自己的兒媳和已經出嫁的女兒來到趙家,滿臉的笑意,似乎十分滿意這門親事的樣子。

不過也是,所謂婆婆挑剔兒媳婦,那隻會發生在婚事還沒有說定,以及成親之後。至於訂婚之後成親之前這段時間,她們往往不會說一句壞話——真那麼不喜歡,又為什麼要說定這門婚事呢?況且婚事還沒成呢,說的難聽了不怕得罪人?說不定到時候雞飛蛋打,人家就要解除婚約了。

同理可知,王氏這個做岳母也是最好說話的時候,拉著蔣大太太只管親親熱熱的說話,兩人倒好似親姐妹一樣。

蔣大太太主要就是誇趙芹芹,投桃報李,王氏也拉著蔣大太太帶來的大女兒誇了一通。最後還說了一些未來女婿的好話,左右不過是性情如何敦厚,讀書如何用功之類的。而這正是蔣大太太最喜歡小兒子的地方,王氏這麼‘識貨’她當然高興。

趙鶯鶯和趙蓉蓉一邊一個挽著趙芹芹的手臂出來的時候,正聽到蔣大太太道:“我那兒子有什麼可誇的!他就是老實過頭了,我常常擔心他將來叫人欺負來著。還是趙三太太你養的好姐兒,既懂規矩又看著有主見。得著這樣的兒媳婦,做夢都要笑醒。”

果然,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都不會是睜眼瞎。王氏之前還想讓趙芹芹傳出文靜聽話的名聲,如今看來只能說作用微乎其微。蔣大太太話裡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她肯定是知道趙芹芹是什麼性子了。

不過讓趙鶯鶯心裡放心的是,蔣大太太的表情不似作偽,剛才的話是真心話。由此可知,她也是真的滿意趙芹芹的。而且從她的語氣可以知道,她肯定十分偏愛小兒子——說著責備的話,可話裡喜歡的神情瞞也瞞不住。

朝廷的長子百姓的么兒,小兒子一慣得寵果然是顛不破的道理。如果趙芹芹是要去做長子媳婦,趙鶯鶯肯定會覺得這個特點不好。可如今趙芹芹是做人家小兒媳的,趙鶯鶯就說不出什麼來了,甚至替趙芹芹高興。

聽起來有些不公道,這是這種家長裡短的事情要公道做什麼?得著好處了就不要反說不好。只有吃不到葡萄才說葡萄酸的,凡是吃到了葡萄的只會悶聲接著吃。

蔣家帶來的小定禮物也很不錯,和前些日子崔家給萬家的差不多。東西或許有區別,但是檔次是相同的。

趙家很滿意,只有趙鶯鶯的大嫂林氏嘀咕了一句:“這是不是差了二姑一些?這蔣家還是讀書人家吶...不是說讀書人家最重視面子?怎麼的也該比著二姑來罷!”

等到送走了蔣家人,趙鶯鶯就聽到了這話。不禁有些搖頭——自己這個大嫂家裡事情很熟練,也很會照顧人,不愧是做慣了長女的。只有一樣,有些事情上面見識有限,多是按著自己看法得出結論。

這話說的,也幸虧是趙芹芹,她性子闊朗不至於因此生悶氣,不然就為這話能和林氏生氣。弄的不好的話,趙鶯鶯這個做對比的人也得跟著受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