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德流露出了便秘般的表情。
他開始努力嘗試解釋維格尼厄的大致理念。
……
維格尼厄認為,不等價鍊金術是在等價鍊金術的基礎上,進行的鍊金術內容的拓展和延伸。
等價鍊金術的核心在於等價交換。
但正如海倫娜所說,“等價交換”這個概念其實挺偽的。
鍊金術所轉換的兩樣事物,就算加上中途消耗掉的一些材料物資,這些事物之間的價值是否相同,一直都是很曖昧的概念。
就算在等價鍊金術的框架裡,等價交換也是模糊處理的,這就導致了鍊金師其實是一個非常吃經驗的職業。
年齡越大的鍊金師越吃香,因為經驗豐富,關於等價交換這個概念,往往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細節方面,也會比年輕的鍊金師處理的更好。
伴隨著鍊金術熟練度的提高,鍊金術的成功率也會大幅度提高,這其實也是取決於鍊金師本人是否對等價交換這個核心概念有了一個相對精準的把握。
按照維格尼厄的想法,既然等價交換是模糊的、主觀的,那麼是否能大膽一點——當一個鍊金師在主觀上認為一滴水和一個宇宙是等價的,那麼鍊金術的前提是否就可以成立了呢?
這個觀點,其實就是無限神之鍊金術的啟蒙概念。
這也是欺瞞學會最初的理論,由奧術帝國時代的一位古代鍊金師提出,後來被欺瞞學會繼承了下來,在維格尼厄的發展完善之下,變得更貼近實際了。
維格尼厄指出,阻礙神之鍊金術在現實中出現的有兩個要素:宇宙意志和主體意志。
宇宙意志是指已知的,多元宇宙世界存在的既定規則。
主體意志則是鍊金師自身的價值觀念和相關判定。
這兩者綜合決定了“等價交換”這個概念的具體情況。
換句話說,等價鍊金術在多元宇宙的既定規則下,是成立、且完美無缺的。
而鍊金術自身的主體意志,只要在宇宙意志限定好的框架裡,做出一個更加具體的判斷,就能完美地符合等價鍊金術的法則,從而達成名為“鍊金”的神奇轉變。
這就是等價鍊金術的基礎。
等價鍊金術的泛用性很強,也適應多元宇宙的意志,所以在過去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但維格尼厄認為,等價鍊金術發展到近代,已經失去了革命性的進步機會。
鍊金術的下一個階段,就在於不等價鍊金術。
也就是神之鍊金術!
想要掌握神之鍊金術,條件非常苛刻,首先,進行鍊金轉化的宇宙不能是“現實”的多元宇宙;其次,鍊金師的主體意志,必須擺脫自身的約束心。
維格尼厄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前者,可以用【暗面宇宙】來解決,這是不存在於現實的多元宇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宇宙;後者,則需要鍊金師改變自我的主觀意識。
理論上,當一個鍊金師沒有自我約束,可以堅定地認為鍊金術前後的兩樣事物是合理的話,那麼鍊金術就是成立的。
而人類生命最大的自我約束,就是羞恥心。
廣義的羞恥是一種非常寬泛的概念,維格尼厄將其認定為人類獨有的心理,主要源於群體效應,羞恥心的作用是約束個體的行為,它也是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
一個徹底失去羞恥心的人,可能成為無上的神明,也可能墜入黑暗的深淵。
這是一個凡人難以觸及的領域。
此時的維格尼厄本人,都對這世上是否存在有“失去羞恥心”的人類抱有懷疑態度。
但他還是提出了其他的解決辦法。
那就是“有限不穩定鍊金術”。
依託於暗面宇宙世界,鍊金師可以擺脫宇宙意志的裁定,透過自我催眠的手法,只要在主觀上絕對認定兩者是等價的,那麼就有可能在暗面宇宙的力量支撐下完成一次完美的鍊金術。
當然,以上都是維格尼厄的推論。
他在演講中表示,他的實驗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