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單從能力上來講,以秦疾的能力,自然是沒有資格壓得住王志,或者是樂毅的。
但是,王志和樂毅這兩個人,一個人,因為姜小白的原因,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出頭的機會,空有一身才能,但卻幾乎沒有獨立主導過什麼像樣的戰事。
而樂毅,再怎麼說也是降將出身,入秦之後,也沒有立下過太多像樣的功勞,他們兩個人自然是不可能越過像秦疾這樣的宗室大將,在秦疾之上成為主將的。
作為宗族第一將的秦疾,一直以來也可以說是勞苦功高,他的功勞,也就只在韓信等少數幾個人之下。
故而,王志與樂毅這兩個神級統帥,也就只能暫時充當秦疾的副將。
而秦疾這一回,還未打什麼像樣的大戰,就已經直接丟失了兩個郡,引起了無數人的彈劾。
而以呂不韋、范雎、百里奚、燭之武、馮去疾、比干這些第一線的文臣最為積極,在背後不斷推波助瀾。
秦政勢力這麼多的頂級文官,在這個時候彈劾秦疾,倒也不是說這麼多人都和他有仇。
而是,這些人也剛好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將秦疾從主將的位置撤下來。
初戰,這已經充分證明了秦疾相對於李世民能力的不足,已經打破了他們最後一絲幻想。
臨陣換將,雖然有些弊端,但是,從這第一戰的結果來看,以小見大,不換一個更有能力的人上去的話,最後難逃一個敗局。
因而,這才有這麼多人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將秦疾撤下來。
甚至,包括秦政也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本來,秦政是將希望放在了韓信的身上,寄希望與韓信可以打退滿清之後,在集中整個幽州主力,和李唐一戰。
因此,從一開始,秦政就沒有寄希望於秦疾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打退李唐。他的任務,從一開始其實就是拖延住時間,給韓信爭取到足夠的打退滿清的時間。
李世民的用兵才能,在整個幽州大地,也就只有韓信可以與之爭鋒。
只不過,秦疾最終到底也還是讓秦政失望了。
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樂毅最終臨危受命,將他提拔了上來,由他來擔任阻擋李唐的重任,而將秦疾貶為了樂毅的副將。
王志相比樂毅,到底還是欠缺了許多的知名度。而且,他也不像樂毅那樣,有多次獨當一面的經驗。
樂毅作為曾經秦政的老對手劉邦的第一大將,當初劉邦大部分的戰事,都幾乎是他一力主導的。
而且,將樂毅提拔上來的話,也更能壓得住幽秦勢力的那些元老將領。
作為一個降將的身份,就算是幽秦勢力的那些元老將領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曾經在樂毅的手中吃過虧,可讓一個降將直接壓在他們頭上,那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自然是不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