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長子扶蘇,這是眾文武最看好的一位王子了。
溫柔仁慈,對待百姓也很寬厚,這樣的人,如果未來上位的話,對於他們這些大臣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反而是作為父親的秦政,對於扶蘇,卻並不歡喜。
一開始的秦對於扶蘇確實是寄予厚望的。眾多子嗣之中,這是他花費心血最多的一個孩子。
但是,奈何越往後,父子兩個人之間的矛盾越大。
實在是兩個人的行事手段和行事風格,以及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不說徹底南轅北轍,但也至少是大相徑庭。
這是一個亂世,秦政實在是不認為以扶蘇那樣的性格,可以在這個亂世帶著幽州走下去。
只不過,畢竟是付出了這麼多心血,培養了這麼多年,他到底還是沒有徹底放棄扶蘇,而是將他打發到了下面的郡縣之內,讓他去當一個郡守,就當是磨鍊他了。
而且,扶蘇對於後世而言,更多的還是一個美好的遺憾罷了!
事實上,和那一位二世而亡的胡亥,不過是半斤八兩。
胡亥你固然可以數出他千百種缺點,可是,扶蘇又能夠好到哪裡?
性格上的缺陷,註定了就算是他上位了,也不見得可以成為一個好皇帝。
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仁慈。
扶蘇的仁慈,甚至都可以說是婦人之仁了,作為一個帝王,要統領的不僅是遼闊的疆土還有手下那一批批臣子的心,要想讓他們臣服於你,手段就必須強硬,使人懾服。
身後有著蒙恬以及幾十萬大軍的支援,沒什麼反抗,就直接選擇自盡,秦始皇死後,就算上位的不是胡亥,而是這樣的人,秦朝依舊還是一個二世而亡的下場!
畢竟,秦朝二世而亡,胡亥固然要背鍋,而且是很大一個鍋,可是,絕對不是所有的鍋,最根本的鍋,而是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時期舊有勢力的反撲!扶蘇這樣的人,這樣的性格,沒資格解決這樣的問題!
只能說,好幾個兒子太過優秀,是一種過錯,而一個兒子都不出類拔萃,也同樣是一種過錯。
如果說秦政對於扶蘇投入的心血最多,但卻怒其不爭的話,那對於最小的兒子胡亥,則是多出了一份單純的喜愛了。
相比扶蘇,胡亥顯然要幸福不少,秦政雖然在他身上多出一份喜愛,可是,卻少了類似於扶蘇的那樣的期望,少了幾分心血。而胡亥,也就自然沒必要揹負那麼多。
然而,秦政的寵愛,在有心人的幫助之下,卻在胡亥也中產生了一絲曲解,讓他產生了一些上位的想法。
如此一來的話,扶蘇,自然也就成為了他最大的敵人。
只不過,相比起因為自身的仁慈而被許多大臣看好的扶蘇,胡亥身邊的人就很少,也只有算是他師父的趙高,再加上一個因為鑽營而惡了扶蘇的費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