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山虎滕戡卻在宋江圍剿王慶時,與五虎中的呼延灼戰了個不相上下。由此可見,這二人的武力相差實在不多。
事實也就是如此,校場不同於戰場,無論是青面獸還是下山虎盡皆有所保留,不敢動用某些殺招。因此,連連戰過五十回合,可這二人始終不分勝負,誰也壓不得誰半分。
戰到此處,兩人盡皆明白,是勝不得對方了。想到這裡,楊志與滕戡二人皆是同時撤力,雙方各自下了校臺。
——————
第一場比武雖以平手告終,但其激烈地打鬥卻徹底點燃了臺下眾將的熱情。
“王顯在此,誰來與吾一戰。”
王顯自來到幷州之後,可是大大小小地立下了不少功勞。在圍剿王慶一役中,王慶麾下五員大將,便有三人亡於王顯之手。也正是因此,王顯如今可是闖下了不小的名頭。
不過,從雁門返回的將領之中,雖然也有聽過王顯的名聲,但卻並未也過王顯出手。因而,他們這些人雖然也知道王顯或許很強,但也不認為自己會弱了他王顯。
“吾楊泰前來領教閣下高招。”隨著聲音響起,只見一員二十歲左右的俊朗青年手持長槍奔上了校臺。
無論是王顯還是楊泰,皆是神兵在手,但皆唯獨缺上那麼一匹寶馬良駒。因此,對於這場比試的勝利二人皆是有勢在必得之心。
可惜,出自楊家將之中的楊泰楊延平雖也驍勇善戰,但比起雲南王王顯就差得遠了。僅僅十合,楊延平便被王顯掃落馬下。
而之後雖然也有武松、林沖以及數名不出名的雁門小將出手,但卻皆敵不得王顯二十合。或者說,眾人之中,只有林沖與王顯戰了十八合,其餘眾人,皆非王顯十合之敵。
特別是武松,步將對上騎將的天然劣勢,讓武松還未來得及發揮出全部實力,就讓王顯將其三槍打下了擂臺。
來自雁門的數員將領接連敗北,可是讓其他的雁門將領腦色一黑。這要是再敗下去,雁門一系的將領的面子該往哪裡放?
而此時的王顯,雖然連連獲勝,但卻不敢放鬆。王顯知道,先前出手的將領雖也是好手,但這裡真正的強者可還是在一直觀望呢。
思索之間,一名身高兩米,體態壯碩的大漢手拎著一把熟銅棍,緩緩地走上了比武臺上。
感受著對方那磅礴雄渾的氣勢,王顯心中一驚,知道終於來了強敵。
“兄弟好身手,吾雄闊海也與兄弟戰上一場。”雄闊海聲若雷霆,驟然響起。
聽到來人是雄闊海後,王顯心中也是一驚。
在王顯投奔幷州之時,雄闊海就已經被調去了雁門。但對於雄闊海的威名,王顯還是聽過他的兄弟王猛給他講過的。
王顯知道,作為李翔最早的將領之一,雄闊海雖遠不如刑天,但亦有萬夫不當之勇,非常人可能敵。
.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