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翔為什麼不趁這個時候強行攻城呢?
以他手中的兵力,如果趁這種時候強行攻城的話,理論上絕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讓這一場戰局劃上一個終點。
甚至,趙匡胤要是沒了的話,整個中原大戰也該走向最後的終點了。
之所以李翔沒有那樣做,只是因為暫時還沒有到時機罷了。
趙匡胤屯積了大量的火油以及引火之場,都集中在了四處城門附近,一旦晉軍破城而入的話,四處城門方圓幾百米,都會在短時間之內形成一片火海,從而將整個城池都包圍起來。
甚至,趙匡胤都已經做好了,在最後一刻,與這座城池共存亡的準備。
而此刻,隨著糧倉這把火燒了起來,四處城門處的趙匡胤的兵馬,在結束了他們各自的戰鬥之後。
就算是還沒有收到命令,但是,也在不得已之下,先後派出了兵馬。
如果不把這把火滅了的話,都不用晉軍打進來,他們就已經必死無疑了!
而在這種緊迫的時刻,救火容不得片刻的遲緩,很多人也等不及在趙匡胤的命令了。
因此,當這一把火燒起來之後,四處城牆之上的防禦力大減!
而此時此刻,趙匡胤府邸之地,這個時候也是惡戰連連。
有不少人,都抱了擒賊先擒王的想法,認為如果拿下了趙匡胤,趙匡胤最後的那幾個死忠派也必然投鼠忌器,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他們如果拿下趙匡胤的話,就算是降將的身份,也絕對可以一瞬間功成名就,立下不世之功。
但是,趙匡胤的身邊,可是有著它的兩大親衛之一的金槍值,一直護衛在他的身邊的。
並且,他在四處城門都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難道他就會忽略了自己這邊嗎?
因此,這些叛亂分子雖然浩浩蕩蕩的向著趙匡胤的府邸殺了過來,但卻正中趙匡胤下懷,徹底落入了趙匡胤的埋伏之中。
趙匡胤,在這裡,同樣佈下了重重的埋伏,就等著這些人來了。
大量的弓箭手佔據了周圍的制高點,讓這些叛亂的人馬損失慘重。
而且,當這些叛亂的人馬向著趙匡胤的府邸殺過來之後,作為收到訊息的一些人,也在向著趙匡胤這裡支援而來。
城內就算是再人心惶惶,但趙匡胤好歹也是還剩下幾名死忠派的,就算是這些人的數量,相對於那些叛亂分子的數量比較少,但也僅僅依舊還是有的。
歷史之中,很多皇朝在滅亡的時候,都尚有一個個忠臣良將站出來,想要力挽狂瀾。像趙匡胤這樣的人物,如果真的一個死忠派都找不到的話,那才是荒謬呢!而像他這樣的人物,如果真的一個死忠派都找不出的話,那豈不是太過可悲了一些?
而其中一支人馬,正好是潘美的族中兄弟潘崇徹。雖然他的身邊只有幾十個士兵,但卻捨生忘死,於叛軍之中殺了個三進三出,帶領著僅有的一點人馬護在趙匡胤的府邸門前,不讓趙匡胤有半分有被威脅到的可能。
而當這些殺向趙匡胤府邸的叛亂分子,全部都被解決之後,趙匡胤這才在金槍值的保護之中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