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只是從官職上來看的話,刺史的位置自然是要比別駕高的。
但是,問題那個別駕卻是徐州的別駕。
而老陳家就紮根于徐州之中,徐州別駕這個位置對於老陳家的幫助,比之其他州的一個刺史之位的幫助要大得多。
而老李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老陳家真的在徐州一家獨大了。
蘇秦當初雖然答應了讓陳登做徐州別駕,但卻也沒答應過讓他一輩子都做徐州別駕。故而,對待這些有功勞的人,老李給他們升升官,這也不算違約。
“傳今,王安石升徐州刺史,李悝改豫州刺史,不日即刻上任!”
王安石本身也有著絕世巔峰的政治能力了,這些年裡,先後曾經在司州、雍州、幷州三州之地擔任過郡守,在每一地都做出了一定的政績。
如今,也是時候讓他升一升屁股底下的位置了。
而李悝原本就是幷州刺史了,這一次算是平級調動了。
不過,對於他們這樣的文官來說,平級調動本來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對於他們這樣的刺史,如果是想要回歸中央的話,還是很簡單的。
可是,如果迴歸中央之後,還想要坐上六部高官的位置,那就需要在各州走上一番了。
至於李悝調任豫州之後的空缺,李翔有心讓宇文泰來擔任了。
宇文泰也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人才,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能文能武,邊疆那樣的環境特別適合他,這也是為什麼,李翔雖然讓他先後調任各地當郡守,但都是在邊疆之地當郡守。
此外,這些年以來,宇文泰治理下的政績也相當不錯,並且,非常難得的是,除了文官的政績之外,他還積累了不少的軍功。
雖然他的軍功並沒有什麼曠世奇功,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直接逆風翻盤,但是,一直以來,也是小功不斷,這些小功勞積累的多了,也是了不得了。
故而,李翔有心將這一位提拔上來。
不過,宇文泰的事情目前還急不得。
不管怎麼說,現在西邊,涼州都是最主要的一個戰場,在這個時候,總歸是不適合進行太過的人事調動的。一切的事情,最好還是等涼州那邊的局勢暫時平穩下來再說。
而選定了三州刺史之後,李翔又從各地抽調了一批政績相當卓越的郡守,讓他們平調到中原三州來擔當郡守之位。
當然,除了安排晉軍原本的元老人物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中原勢力的這些降臣降將了。
如趙匡胤手底下歸降的張軌,曾經蚩尤勢力的嚴可求,又或者是曾經曹操勢力的程昱、荀罃,都被他分配到了中原三州擔當郡守之位。
他們作為曾經在中原之地的地頭蛇,對於中原的瞭解,絕對不是晉軍的那些官員,可以相比的。有他們的配合,才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中原的生產能力。
不過,想要恢復中原,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現如今,一個非常必要的問題暴露在了李翔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度過恢復中原的這一段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