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與謝艾之所以這件事情進展的這麼順利,可以這麼順利的聯絡上朱元璋,其實,和另一個人也脫不了關係。
或者說,袁崇煥與謝艾其實根本就沒有這麼快就聯絡上朱元璋,朱元璋這個時候還遠在荊南和交州的交界之處,又怎麼可能是幾天的時間就可以聯絡上他的?
袁崇煥與謝艾這個時候聯絡上呢,其實並非是朱元璋,而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
現在,也就只有朱棣有這個魄力,敢為朱元璋下這個決定!甚至可以說,代替朱元璋來下這個決定。
而這個時候的朱棣,其實正好就在江淮地區,也正是因為如此,機緣巧合的助力了謝艾他們一行人,可以讓袁崇煥的先頭兵馬這麼快的就進入到江淮地區。
他們就算是盟友,但是,畢竟不是自己人,如果提前不打商量的話,隨意進入到人家的地盤,是很有可能爆發出衝突的。
更不要說,這回不只是進入人家的地盤那麼簡單了,甚至是要側面輔助防禦。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就是有限度的,在插手或者說監管朱元璋勢力在江淮地區的防務。
就算是盟友的身份,也不可能在人家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就貿然這麼做!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在這一次事件之中,朱棣的作用了!
剛一開始,朱棣是在朱元璋的詔令之下,負責坐鎮於交州地區的。
但是,原本在交州地區,朱元璋和晉軍勢力雙方的兵力,其實就算是有差距,但相差的也並不是那麼多,總體上其實是處於一個勢均力敵的境地的。
然而,因為朱棣的一場大敗,讓交州主力盡喪,這麼一場意義深遠的大敗,直接改變了南方戰場的格局。
就算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也免不了責罰。
故而,朱棣直接被貶了位置,暫時只能夠充當王齡的副手,後續,還得看他在戰場上的表現來決定。
再到了後來,因為陳慶之在揚州的關係,朱元璋也實在是拿他沒辦法了,底下的那些夠資格的大將,一個個現在都身處於各處重要的至關緊要的戰場,根本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撤下來去對付陳慶之。
畢竟,陸抗、鄧愈等人也不是無能之輩,更加不是酒囊飯袋,他們都在陳慶之的手中敗的這麼慘,接下來被派去對付陳慶之的人,在能力上,總歸至少要比陸抗、鄧愈一流要強才有資格。
而各處戰場上,數來數去,合適的也只剩下一個朱棣了。
朱棣在進入到揚州之後,再配合上朱元璋,不惜一切代價的那條政策,確實是讓揚州頃刻間,便得十萬之兵。
當然,這所謂的十萬兵馬,必然是有一定的水分的。
這些世家大族號召起來的兵馬,雖然說這些兵馬就是他們本身的利益,他們必然是要拼死玩命的,可是,相互之間各有各的小心思,內部人心不齊也是不可避免。
歷史上的東吳,就是典型的深受其擾,防守戰簡直神一般的操作,但對外開拓,卻被曹魏輪流刷功績。
只不過,這些人在朱棣的指揮之下,再加上又將陸抗、朱標他們原本的那些殘兵敗將,重新組織了起來,陳慶之在揚州這個介面也開始不好混了。
也恰好在這個時候,他接受到了李翔的命令,讓他前往中原戰場破局。
故而,揚州才終於擺脫了陳慶之對於他們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