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這一戰,其實說到底,打的這麼慘烈,只是雙方打的一個兩敗俱傷,各自都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但是,歸根到底,其實都來源於一個美妙的誤會。
黃忠如果不是認錯人的話,壓根就不可能拼命打這一仗。
但正因為這個美妙的誤會,最終兩個人戰至同歸於盡。
眾說周知,戰場上依靠什麼來分辨敵將的位置?
那當然是不可能依靠對方的臉了!
戰場之上亂糟糟的,到處都是人頭,誰能夠越過密密麻麻的人頭,看到對方的臉?
戰場上想要分辨敵人的位置,所依靠的也只有各自的將旗。
甚至不只是敵人來分辨位置,就算是自己人來判斷己方將領所在的位置,也是依靠將旗的。
底下的那些士兵們,說是跟著將領衝鋒,但實際上,除了將領附近的那幾個士兵之外,更遠處計程車兵誰能夠看見將領?
他們所跟著的,從來都不是將領的本人,而是那一副將旗。這也就是為什麼斬將奪旗,斬將和奪旗這兩件事情在戰場上同等重要了。
而一面伍字旗的出現,讓黃忠以為是伍子胥竟然親臨前線。
畢竟,在不久之前,伍子胥展現出了他驍勇善戰的那一方面,完全推翻了人們對於他的認知。以他的實力,親臨第一線,但也並非是不可能。
但看見這面將旗出現之後,欣喜若狂的黃忠卻完全忘記了,敵軍之中,可不只有伍子胥一個人用伍字將旗,伍子胥的兒子,伍戈,他所用的,自然同樣是伍字將旗。
按道理來說,這位主將底下將領所用的將級在樣子上,自然是有一定差距的。
可是,伍戈作為伍子胥的兒子,事事都要向和老爹看齊,雖然不可能將兩面將旗造的完全一樣,畢竟不同等級的將領之間制式也是有要求的,但是,卻在規則範圍之內,儘可能的做到了相像。
再加上那一天,江面之上有一些小霧,也只是若隱若現,黃忠這才沒有完全認清。
也正是因為他錯認了這是伍子胥的將旗,心中產生了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的想法,這才不顧一切的,帶領身後的船隊全力以赴發動了攻擊。
殊不知,他心心念念想要擒賊先擒王,但對面這個卻根本不是所謂的王,只不過是代替伍子胥來巡視長江的伍戈。
說起來,伍戈在出世之後,過的還是很憋屈的。
本來作為老婆的這個胡媚,卻並沒有和他植入到一起,平白無故就丟了一個老婆。
而他作為伍子胥的兒子,卻並不得伍子胥的喜愛,甚至可以說,伍子胥對於這個兒子壓根就沒什麼感覺。
要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到現在於這天下之中都沒有什麼名聲,甚至在揚州軍之中都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就連巡視江面這種小活都得他來做。
也不怪伍子胥,對於這個所謂的兒子喜歡不起來,實在是,除了一身勇力之外,他這個兒子沒有遺傳到他的任何優點。
統兵作戰,統兵作戰的能力不行,出謀劃策,出謀劃策的大局觀也沒有,讓他治理地方吧,他也偏偏不是一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