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汗國一事,畢竟是事關重大,放在中原之中,到分封諸侯國沒什麼兩樣。
這種事情的具體實施,那自然是慎之又慎,不可能一有了想法之後就輕易實施的。
故而,在拖了那麼長時間之後,因為種種原因,這才開始設定了攣鞮汗國。有了這個突破口之後,汗國一事,其實才總算是真正開始上的日程。
而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鐵木真先後設定了五大汗國,再加上最早設定的攣鞮汗國,這個時候的元蒙,光是汗國,其實就先後成立了六大汗國。
首先就是窩闊臺汗國,他作為大元皇子,又是大元的一名虎將,如果真的要分封汗國的話,他當然就會是最有資格的一個。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窩闊臺其實也是大元繼承人的有力競爭人選之一。
奈何,在之後的事件之中,犯下了重大的錯誤,這才一步步逐漸失去了資格,失去了和拖雷的競爭資格。
等到了忽必烈崛起之後,就更加沒有他的關係了。
其次,就是拔都汗國了。
朮赤作為鐵木真之子,早些年就在鐵木真南征北戰過程之中戰死,而拔都就是鐵木真的孫輩,朮赤的親生兒子。
而且,他還是鐵木真的孫輩之中,最優秀的幾個之一,在涼州大戰之中,也算是立下了功勞。
故而,既然要分封汗國的話,從各個方面來講,也自然都少不了他的這一份。
之後,旭烈兀汗國。
旭烈兀作為拖雷之子,同樣是鐵木真的孫輩,是他的孫輩之中最優秀的幾個之一。
尤其是在拖雷病死之後,鐵木真對於自己兒子的感情,也就開始寄託在了這個孫子的身上。
如此一來,他也同樣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受封的汗王之一。
歷史之中,旭烈兀可謂是戰功顯赫,是他的幾個兄弟之中,戰功最為顯赫的一個。
當年長子西征的時候,他就跟隨蒙古大軍建立了不朽戰功。從那時候起,他就打出了威名。蒙哥之所以派旭烈兀西征,就是看出旭烈兀從那個時候起,就已經有了非凡的指揮才幹,明白他是一個可以建立豐功偉業的人,所以才讓他挑這副擔子。
接著,蒙哥派旭烈兀發動了蒙古帝國史上的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中,先後消滅了木剌夷國,滅掉了當時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踏平了敘利亞,獲得了一片龐大的江山。
在忽必烈和阿里不裡爭奪江山的時候,如果他沒有選擇支援忽必烈,而是參與進去的話,很可能那個時候的元蒙就不是雙雄之間的爭端了,而是三方勢力之間的爭霸。
甚至,那個時期的旭烈兀在實力上還要更強一些。只不過,他的力量都集中在於西亞,大本營在阿拉伯地區。要把龐大的軍隊從阿拉伯地區帶回蒙古本土打仗,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軍隊倒沒有什麼大問題,最重要的是糧草和輜重。
再一點,阿拉伯地區雖然絕大部分土地被旭烈兀征服了,但是阿拉伯地區的人,向來有一股不服輸的氣概。基督徒發動十字軍東征,打了那麼多年,都沒能把穆斯林擺平。
假如旭烈兀帶著他的大軍返回蒙古本土打仗,後方一定就會鬧起來,就會紛紛復國。那時候,後院起火,旭烈兀就成流浪兒了。
事實上,當旭烈兀帶著大軍離開敘利亞以後,他的前鋒怯的不花在繼續攻打阿拉伯國家的時候,就全軍覆沒。幸虧旭烈兀沒有走遠,要是走遠了,阿拉伯那塊地區,就完全不是他的了。
旭烈兀的軍事力量雖然強大,但他絕對不敢離開西亞,率軍返回中原他的兩個兄弟爭那個位置。
故而,當初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他才只能做一個選擇題,而無法成為其中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