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大多數美食宣傳片都是這個效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某德基、某克士、某當勞都是這樣拍攝的。
往小了說,雖說看上去好吃,留口水,但也知道東西不是給自己吃的。往大了說,就是炫技太厲害,感覺挺高高在上的,普通生活中吃不到。
可袁州這個,就好像普通生活中一樣慢慢的吃,接地氣不說,還十分有代入感。
是以,看完後就是好餓好餓好餓。
“我知道,這個大廚之前在網上很火,好像轉發的幸運飯就是他那裡的。”
“一群眼瞎的人,不會看影片介紹?最後的廚師叫袁州,是五個麵點大師裡面最小的一個,我上網百度了一下,這個麵點師還有很多光輝事蹟。”
“蒸涼麵,好想吃。”
廣告的作用就是廣而告之,袁州和廣元蒸涼麵這下子是又被不少人知道了。
特別是不少吃貨,去過袁州小店幾次的那種,一股油然而生的優越感。
所謂的優越感就是我很清楚,而你不知道。
“喲,袁老闆上某豆網站了,袁州小店都不知道,你們丟了吃貨的臉,袁州小店在各種美食論壇基本上都是被刷爆了的。”
“之前到蓉城出差去過一次,只是沒想到袁老闆麵點也這麼厲害,6666真全能。”
“廣元涼麵是不是,走走走,有沒有約一起的?”
也有專業的美食博主發評價:[五個麵點家,都是大師級別,最年輕的是第五個,但最讓我眼前一亮的也是第五個。手法雖沒有多驚豔,但遊刃有餘,看得出來麵點造詣不低。]
在某豆網站的投票上面,袁州的票數遠在前列。
並且還有這樣的留言和彈幕:一定要看到第五個廚師炒雞厲害。不看到最後一個,就虧了。論麵點,我只服最後一個。……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簡單,其心理和大海差不多,自己都被坑了,一定要投票,把這個坑拉大多拉幾個人進來。
俗話說,吃貨何苦難為吃貨,但被坑了可不這麼想,是以這影片的播放量節節上升不說,知道袁州是麵點師的人也越來越多。
網上的形式一片大好,這邊袁州卻是有些想打人。
“這烏不要臉怕是瘋了。”再次接到烏海電話的袁州,直接起身坐在床上,一臉無奈的捂額。
是的,烏海堅持不懈的每四個小時給他打電話提醒他吃藥,並且還給他送了飯來。
嗯,一個廚師被人送飯也是蠻有喜感的,但袁州心裡是有些感動的,畢竟他病了,今天就沒打算吃,卻沒想到有人會送飯來。
當然,這也是就烏不要臉這麼煩還沒被打死的原因。
“還是不恩將仇報了,起身洗漱一下。”袁州自己摸了摸額頭,已經不怎麼燒了。
就在這個時候,系統突然出聲:“恭喜宿主完成麵點大師的任務。”
“任務完成了?”袁州頓了頓,又坐下了,繼續檢視起了任務。
……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