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太麻太辣?有意思。”袁州心道。
就在門關上的時候,袁州幾乎心裡就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難怪讓趙信來傳話。”袁州心裡有些暖意。
這個曹知蜀的傳話其實是賣了好給袁州,這個考教菜品味道的事情就連周世傑都不知道。
畢竟周世傑雖然是會長,但他並不是參賽的廚師,這點關鍵小技巧就只有同為比賽的廚師知曉。
而讓趙信來告訴袁州這個技巧,應該也是曹知蜀彌補袁州的一種方式。
“這些人為了推廣川菜還真是不遺餘力。”袁州感嘆。
是的,參賽的菜品不要太麻太辣自然是為了推廣川菜,畢竟麻辣這個味道特色是屬於蜀地人愛吃的口味。
但外省的人並吃不了那麼麻辣的口感,為了推廣,麻辣這個味型想必就是那些人想犧牲的點。
“不麻辣的川菜恐怕也不是川菜了。”袁州道。
“適應外省人的麻辣口感,是個不錯的題材。”袁州心裡有了想法。
他就要做正宗的川菜才參加這個比賽,當然還必須得贏,畢竟還關係到他的獎勵。
不能說袁州這是不保守,他現在有這個自信。
“最近任務挺繁重,晚上少睡一個小時。”袁州決定上樓看書,先研究三香放海,約定時間七十二小時真不多。
關門上樓的時間,袁州邊洗手邊調整了作息時間,不嫌麻煩,口罩和手套都帶上,袁州也不知道呼吸會不會影響古籍,但多做一件事總歸沒錯。
《宋雜俎》並不厚,即使一句一字的看,袁州大約看了十五分鐘的樣子也看到了關於三香放海的介紹。
有些字跡在時間中模糊了,看不清楚,但就看清楚的來說也就只記載有人做出這個菜,吃起來甜鹹酸皆有,味道非常獨特又融洽。
和先前週會長所說“善,三豆俱香,似海”,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從古籍中,也只能證明袁州先前的推測是對的,三香放海的三種味道分別是甜鹹酸。
“書中說過這是楊氏的拿手菜,楊氏具體是現在也不能查證了,但拿手菜代表的是,不單單是能做成功,並且還擅長。”袁州皺眉思考。
看完書,袁州小心的蓋上盒蓋,然後才脫下口罩。
“週會長告訴我,除了他之外,許多名廚都研究過。既然前人能夠成功,那我應該也沒問題。”袁州心道。
“一個禮拜後的示範店評選,兩天後的三香放海,時間緊迫。”想著時間如此緊張,袁州決定去廁所找下靈感。
“聽說在洗手間更容易找到靈感。”袁州拿著換洗衣服,走進了洗手間。
一陣洗漱之後,袁州關於三香放海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
“洗個澡渾身輕鬆很多。”袁州心道:“順手提交一下選單好了。”
袁州穿著睡衣坐到書桌前開啟了電腦,他所說的提交選單就是示範店的那個比賽。
這個比賽有個規則,那就是需要提前提交選單,想來也是這樣嚴肅的官方比賽自然不會說廚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然得有一定的規矩。
知道這個規矩的時候,袁州準備最後一天再提交,擅長的菜品太多,選擇什麼來比賽,這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今天有了曹知蜀的提醒後,袁州瞬間就有了想法。
“就直接最簡單的一葷一素一冷盤好了,都不用想策略了。”袁州心道。
是的,這個比賽只用做三道菜就可以了,所以如何安排也是一個廚師的策略。
比如是一葷一素一湯還是一葷一素一冷盤或者是再換道點心什麼的,總要有個最佳搭配不是。
袁州開啟網頁,直接在他的回執資訊中填寫了口水雞、麻婆豆腐、水煮肉片這三道菜。
這三道菜簡直就是麻辣的代表了,其中口水雞和水煮肉片這兩道菜更是渝派川菜中的代表菜。